-
散文:《食肉者不鄙》
更新时间:2023-06-15
平日里读小说常常放不下,碎片化的时间读读散文就刚刚好。
近日,在翻阅闺女的读物里找到一本汪曾祺先生的《一食一味》,信手拈来的文字,却将我这段时日的疲惫感一扫而空。没错,我就这么轻易地被美食治愈了!
汪老先生的文字读来依旧让人幸福感骤升。他的文笔就像隔壁唠嗑,闲来话语间介绍着各地的美食,文字里飘香,让我垂涎欲滴——有素食者中意的韭菜花、马铃薯、萝卜丝,更有肉食者欲罢不能的东坡肉、梅干菜烧肉,鳝鱼和野鸭等等。就连饭后所食的瓜果也不落下,娓娓道来。很多菜甚至还记录了做法,可以说是一本简易的菜谱。前一秒我还在感慨现在孩子阅读之杂之广,如今恍然大悟,原来美食的诱惑也可以转化为阅读的动力。孩子,亦然。
梁文道说汪曾祺,他的文字就像一碗白粥,熬得刚刚好。
快到饭点了,光有粥,没点肉咋行?于是一家人“照本宣科”尝试了一次“白肉火锅”。
白肉火锅是道东北菜,其特点是肉片极薄。于是前一天晚上,先是把大块肉冻实,待次日用刨子片片刨出来备用。火锅用海蛎子做锅底,妙处是加酸菜。在这个季节,海蛎子倒是容易,酸菜倒成了压轴。多方咨询,终寻到酸菜鱼店购得一颗。万事俱备,只待开锅。“咕噜咕噜地”翻滚着,跳跃着海蛎肉和辣油。夹片白肉入锅,等上10秒,趁热丝滑入口。很嫩!很鲜!还带着酸爽,当真是美味!食肉,美哉!
一家人围坐着,享受大快朵颐的同时,赞叹发明这种吃法之人的敏锐味觉和超脱智慧。原来,肉最美的吃法是吃白肉!至简才是高级!食物如此,处事亦然。
言至此,想到在汪老的那句“食肉者不鄙”。在他看来,现在的“食肉者”并非只会满足口腹之欲的饕餮之徒,却是“食肉者不鄙”。因为吃喝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门道。每个食物背后都有他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甚至历史典故。不管对食物还是万物,汪老在教授我们保持一颗海纳百川之心。如他所言,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万物也应该这样。酸甜苦辣都尝尝,才算是体会过人间百味。有入口即化的狮子头,有熏香满厅的炒腊肉。也有世间淡淡的幽默和民间的质朴,更有内心的温润和散淡的情趣,让人在平淡庸常的日子里发现美,短暂地忘却烦恼甚而超越世俗。
白切肉火锅的味道至今回味无穷,一食一味,均是情怀。人间烟火气,最抚人心。
下次再整点什么吃呢?切脍如何?(赣榆农商银行 梁广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