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母爱如光温暖我心》
更新时间:2024-05-20
在我出生8个月的时候,母亲就到离家20多里路的一个村子里做代课教师。70年代,别说电动车,连自行车都没有,平时母亲只能住在教学的村子里。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母亲只能把我放在老家交给外婆抚养,所以,儿时的我跟外婆特别亲,跟母亲却比较生疏。
清晰的记得,当时,我和儿时的同伴在村头玩耍,远远的看到母亲从学校回来,我立即往家跑,告诉外婆,家里来亲戚了,然后就躲了起来。外婆看后告诉我说她是你妈妈,你要跑去迎接她,叫妈妈。可等妈妈进屋后,我还是一个字也叫不出来,可见当时我对妈妈是多么的陌生。
直到我读三年级了,父亲才从东海县教育局调到温泉乡中心校担任校长,母亲也调到温泉中心校教书,父母才把我接到他们身边读书。
母亲对我的教育是严格的。平时除了敦促我学习好课本知识外,还订了《中国少年报》《儿童文学》《小学生数学报》,让我课外阅读学习。当时,不懂事的我把这些当成了一种负担,虽然害怕父母的威严不敢多言,但内心却十分抵触。 因为在外婆家散养多年,一时还不适应和父母的生活,加上家又住在学校里,放学后没有玩伴,感觉特别孤单。那时,我最大的快乐就是盼望着周末早点到来,因为我可以回到外婆家,见到我那些熟悉的儿时伙伴,可以尽情的玩耍。
母亲是一个非常珍惜学习机会的人。当年,外婆一个人含辛茹苦把我母亲和小姨拉扯大。即使劳动再累,生活再苦,条件再难,外婆始终坚持供养我母亲和小姨读书。所以,母亲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在村里当代课老师时,一边努力地做好教学工作,一边挤出时间长期坚持学习,功夫不负苦心人,通过考试母亲考上了师范,圆了多年的大学梦,学习深造后的母亲专业知识提升了,教学水平也不断提高,后来通过考试考核、择优选拔,从代课教师转为了正式教师。
母亲是一个非常爱岗敬业的人。她常说,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她平时一有时间就钻研教学教案,研究如何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进步快。母亲在数学教学方面,总是力图通过画图、动手等教学方法,把抽象的数学形象化。她带的班级数学成绩在全乡一直遥遥领先,她带的学生多次在奥数比赛中获奖,多次得到县乡表彰,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
母亲是一位爱生如子的老师,不管好生差生,她不放弃每位学生。70年代农村条件差,家庭困难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普遍重视程度不够,学习不好的孩子,家长就不让读书,回家帮助大人干农活。母亲看到她的学生辍学后非常着急,主动上门做工作,动员家长让孩子读书。有的学生学费交不起,能申请减免的,她尽力帮助申请减免,不能减免的,母亲常常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替他们交上学费。记忆中母亲常常带贫困学生回家,除了提供就餐外,还帮这个洗洗头,帮那个缝缝补补,尽力接济贫困学生。母亲从不歧视差生,挤出中午休息、晚上放学时间免费帮他们补课,许多差生在母亲不离不弃的帮助下,学习成绩得到了明显好转,考上了好的学校,后来有了不错的工作。每到教师节,母亲都会收到来自各地的贺卡,有的还经常上门看望母亲。
在家庭教育上,母亲注重言传身教,讲究严管厚爱。她常说: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她对我和妹妹的学习教育十分严格,要求我们学一行专一行、干一行爱一行,做好学上进之人。特别是我在银行工作,每天和金钱打交道,母亲更是时时提醒,要我保持清醒头脑,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我深深理解母亲的苦心,明白母亲深沉的爱。在工作中我不管从事哪个岗位,都会把母亲的教诲铭记在心灵深处,使之成为鞭策我前进的动力。
母爱如光,温暖我心。母亲节,写下此文,作为礼物献给我的母亲,祝母亲节日快乐!也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幸福、健康、快乐!(东海农商银行 苗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