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用奋斗书写兰台青春》
更新时间:2024-08-01
从2022年调岗到文书岗位,至今已有2年有余,以前我从未想过有一天会从事这个岗位,或许是出于不了解,起初我浅薄的以为只是收发文件,直到我的师傅将一间档案房的钥匙交到我的手上,并花费一天的时间盘点交接,我才感受到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提到兰台,或许都很陌生,但提到档案,一般都能首先想到人事档案,因为我们的履历都在其中,记录着我们的成长,是一份珍贵的记忆。而银行的文书档案不同,基本上可以分为党群类、行政文秘类、机构人事类、审计稽查类、信贷管理类、计划财务类、监保科技七类,归档年限也分为永久、30年、10年。从归档文件、标页码、录归档目录、打印目录、分装档案盒、上档案架,有一系列的整理归档程序。
我师傅的师傅——郭永红,作为农商行老一辈的档案工作者,从事档案工作17余年,将最好的年华献给了档案管理事业,“专注并做到极致,做档案的匠人!”是她的工作信条。照片档案里整洁的排版布局、详尽的描述记录,文书档案分门别类、整齐划一……看似简单的事,要想做好做精,却需要花费足够多的心力去完成,所以每当向她请教询问以前的档案事项时,虽然她离开档案管理岗位多年,但还是烂熟于心,都能给我答疑解惑。近年来,我行在积极筹备建设党建阵地,作为组织部门的一员,郭永红需要收集很久以前的照片、录像、书籍、物品等素材,所以她第一时间想到了档案,于是便联系了我,因为这些档案中基本都有,翻开相册和影像资料,郭永红不禁给我讲述起当年的故事,这记录着她的青春,如果问为什么她的眼里饱含热情,因为她对那个岗位经历付出了青春与汗水,爱得深沉。
档案弥足珍贵,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它静静地诉说着过往,默默地守护着记忆,见证历史、传承文化。而今,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纸质照片档案逐渐改成电子照片档案,越来越多的文书档案开始留存电子版,更多的开始执行电子化、搜索化,想要什么资料,输入关键字,搜索即可,更快捷、方便,同时也对兰台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深感责任重大。有时就感觉自己变成了一块海绵,每天都需要吸收很多的档案知识,从入岗时的档案管理员证书考取,到现在井井有条地整理各门类档案,熟稔地配合相关部门查找调阅档案,虽然档案工作是寂寞的,也是清苦的,很难干出轰轰烈烈的成绩来,但每一颗“螺丝钉”都应该发挥它最大的能量。
作为一名兰台新人,我感受到“筑梦现代化,奋斗兰台人”的时代感召力。档案虽无声,但档案的力量能承载历史,照亮未来。我愿以我之青春,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全身心投入档案事业,让档案更好地服务业务与发展,努力为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