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谁解荸荠味》
更新时间:2025-04-11
老家集市的街头巷尾又泛起了荸荠上市时独有的烟火气息。小贩们守着装满荸荠的箩筐,手中银亮的小弯刀旋转飞舞,眨眼间,紫褐粗糙的外皮剥落,露出莹白鲜嫩的果肉,清甜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这熟悉的场景,瞬间将我拉回了遥远的童年时光。
记忆里,外婆总是牵着我的手,走过熙熙攘攘的集市。每当看到卖荸荠的摊位,她那满是褶皱的脸上便会绽出温柔的笑意,毫不犹豫地停下脚步,为我一个个精心挑选最新鲜、个头最大的荸荠。回到家后,外婆会坐在那张旧藤椅上,戴上老花镜,拿起小刀,小心翼翼地为我削荸荠。她的动作并不快,可每一刀都精准流畅,像是在雕琢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小小的我则趴在一旁的桌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满心满眼都是期待。刚削好一个,我便迫不及待地伸手拿过,塞进嘴里,清甜的汁水在齿间爆开,那股子清爽的甘甜顺着喉咙滑下,整个人都沉浸在简单纯粹的快乐之中。外婆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模样,总是笑得合不拢嘴,一边叮嘱我慢点吃,一边继续手中的动作,那画面温暖而美好,成为我童年最珍贵的回忆之一。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如今,我已长大成人,离开老家组建了自己的家庭。阳光明媚的周日下午,我带女儿逛完公园后路过热闹的菜场,菜场两侧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瓜果蔬菜,二年级的女儿一脸疑惑地对我说:“爸爸,那个圆圆扁扁的灰黑东西是什么?我从来没吃过呢。”“荸荠。”那一瞬间,我猛地一怔,心里涌起一阵深深的自责。原来,在忙碌的生活中,我竟不知不觉忽略了这份儿时的美味,没能将这份与荸荠有关的快乐传递给女儿。
于是,我大步流星地走向街边的荸荠摊。听到小贩报价,削皮的10元一斤,没削皮的5元一斤,价格虽不便宜,可我丝毫没有犹豫。我提着荸荠走过去,女儿好奇地凑了过来。她看着荸荠,眼中满是新奇,拿起一个,学着我的样子咬了一口,随即皱起眉头问道:“这个能咽下去吗?我还以为像甘蔗一样要吐渣渣呢。”我忍不住笑了,耐心地教她吃法。看着女儿一点点品尝着荸荠,脸上渐渐露出幸福的笑容,我的心里也被温暖填满。
荸荠的味道,于我而言,是童年的味道,是外婆给予我的无尽宠爱;于女儿而言,是全新的体验,是来自父母的关怀。这小小的荸荠,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串联起了三代人的情感。它见证了外婆对我的疼爱,也承载着我对女儿的期许。
谁解荸荠味?正是在这样看似平凡琐碎的日常中,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着。从外婆到我,再从我到女儿,每一次分享、每一个微笑、每一个充满爱意的瞬间,都如同荸荠那清甜的汁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这份温暖与牵挂在岁月长河中绵延不绝,永不褪色 。(李敬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