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情是最好的年货
更新时间:2016-02-25 作者: 佚名
腊月一到,年味也渐渐浓了起来。办年货是过春节的传统习俗,腊八节一过,人们就陆续置办年货了。杀猪,做豆腐、晒香肠、做腊肉、阉咸鱼……,家家户户的阳台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年货,而且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正如此,腊月里,就是年货节,腊月里也是年的准备时节。市场上红红火火,人人心里都有一团火。
老家在苏北农村,记得很小的时候,物质匮乏,家家户户生活过得都紧紧巴巴的。那时候过年,没有好的吃,自家养的一头大肥猪,宰了过节。记得祭灶一过,母亲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忙着蒸馒头、蒸扣肉、炸丸子,母亲早早起来忙年货,我还睡在被窝里不想起来,母亲走到我身边会塞块瘦肉给我嘴里,嚼着那香喷喷的瘦肉,很有劲道,肉质鲜美,味道香浓。吃起来那么暖心,至今回想起来,那弥漫的肉香,是童年最幸福的味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货变得更加丰富了。那时候最喜欢跟着母亲逛街买年货。每逢临近春节的两个年货大街,老家那条长不到两里路的小街,人潮如海,川流不息,平时没见过的摊贩仿佛一夜之间冒了出来。他们早早的在小街两旁摆满了过年的商品,有春联,烟花炮竹,有大大小小的中国结,有琳琅满目的糖果糕点等等。狭小的菜市场里,更是热闹非凡,叫卖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人声鼎沸,摩肩接踵,让这条小街空前的热闹。我紧紧的跟着母亲身后,在拥挤的街道上挤来挤去,看到家里缺的年货,母亲便挤上前去开始讨价还价,然后再大包小包的把年货往家里送,有时一天赶集都要两三趟。总之,春节期间所需要的年货一定要备齐。母亲最喜欢备一些糖果瓜子类的食品,还有大糕,家里蒸的米糕当然是必需品,还有街上卖的芝麻糕、桂花糕,母亲每年都要买上十多条。母亲说高升高升,一年到头大家都图个吉利,每每亲朋好友到我家拜年,母亲都会送上两条芝麻大糕,喻意是步步高升,吉星高照。那时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挂着红红的灯笼,年味很浓。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年货种类越来越多,人们想吃啥都能买到。我们过年回家,不会再大包小包地带年货回去,而是回家过年,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在一起,老年人聊聊过去的往事,儿女们聊聊外面的世界,大家的心中就有了一股热乎劲,虽然,大家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但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地在一起,再苦再难的日子里也能品出幸福来。因为过年,在寒冬里传递的是一份家的温暖,那种浓浓的亲情才是最好的年货。过年,就是一家人其乐融融,品味着生活的甜美,亲情的甜蜜。 (沭阳农商银行 胡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