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党的“老词汇”赋予银行人“新释义”
更新时间:2016-09-28 作者: 佚名
古语云大浪淘沙,又云吹尽黄沙始到金。时隔60多年,邓小平同志关于忠诚与老实的论述并没有被时间的洪流裹挟而去,相反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举国描绘中国梦的今天,“对事业忠诚,做人老实”的正知正念正人正气歌再次在全社会唱响。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论目标是宏大或者细微,忠诚与老实均是抵达梦想的必备优秀品质。在商言商,对农商银行人而言,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这句话既有普遍的正确性,又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何谓忠诚?邓小平同志说:“‘忠诚’就是将全部真情率直而老实地向党坦白出来,就是要忠实于党的事业,忠实于人民的事业。凡是有利于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就办;不利于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就反对,就斗争。”结合农商银行人自身,几百名干部员工依赖单位生存,数百亿元的存贷款规模是我们养家糊口、安身立命的根本,无论是从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来讲,还是从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来讲,我们都必须加强对自身、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坚决反对在农商银行不言农商银行、在农商银行不忧农商银行、在农商银行不为农商银行的不负责任行径,取而代之的是一言一行均以符合集体的要求,代表集体的意志、体现集体的利益为思想指南和行动准则,坚决忠实于我们共同的事业,做单位利益的缔造者、捍卫者。
什么是老实?老实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共产党人的时代要求。邓小平同志说:“不老实只能蒙混一时,当党的组织、上级、同级或下级没有发觉时确实可以占一些便宜,但是一经发现就完了,就吃亏了”。周恩来同志也曾说:“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聚焦到农商银行事业和农商银行人,对身负转型发展使命的我们来讲,一方面,“老实”是态度问题,其意味着对待上级领导和下级员工一样真诚,不巧言令色、媚上欺下,不做“双面人”,搞“两张皮”;另一方面,“老实”又是作风问题,对待下达任务、布置工作坚决真诚,不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敷衍塞责,而是在其位、忠其职、谋其事、尽其能,老老实实说话,踏踏实实办事,清清白白为人。
如同速度离不开激情,傲慢总伴随偏见,干事创业既不能缺少思想上的忠诚,更离不开行动上的老实。忠诚又老实是检验言行一致的标准。那么如何做到言行一致,既忠诚又老实?就我个人而言,体会有三点。首先,必须要树正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自身要管好思想上的“总阀门”,尤其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把贪图享乐、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关在笼子里”、“落上锁”,让负责任、有担当的意识常警常青浩然千里,常铸忠诚之“魂”,勤补老实之“钙”。我们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牢固树立责任感、使命感,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在急难重任面前勇于担当,在“糖衣炮弹”面前经得住诱惑;要结合工作岗位、基层实践,牢固树立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总行党委、领导班子保持高度一致,凡是有利于农商银行人共同的事业、共同的利益的事立说立行、说干就干,干就干好。其次,必须要谋正事。忠诚老实不是做“老好人”,不是提倡谨小慎微、固步自封、唯唯诺诺、平庸无能,而是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推动农商银行转型发展,打造“与您最亲近、让您更满意的银行”,不能仅仅喊在嘴上,停在纸上,更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这就需要我们不做“清谈客”,勇当“实干家”,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自知自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任劳任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不拔,发挥“领头雁”的作用,用自己的一身正气、正知、正念感召员工,聚拢大家,共同谋正事、兴伟业。具体到当前,就是要消除“等靠要、怕混熬”等不良思潮行径,带头“树正气”、弘扬“正能量”,并积极运用管理智慧,消除一切狐疑、杂念,将全员的思想行动迅速统一到上级的规划部署中去,对村级金融综合服务、大户台账建立、电子银行营销等决策了的事情,集中精力,坚决执行,以负责、认真的态度,切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再次,必须走正道。“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就是要提倡走正道、做实事。我们要抱着“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耐心,坚决抵制采浮名、用浮术、兴伪事,大力弘扬“实干家”精神,带领全员下真功夫、狠功夫、韧功夫,不干则以,干则必成;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带头用诚实恭谨的态度对待职业和劳动,深耕农村金融市场,无论做营销还是做服务均注重细节,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东台农商银行:吴海兵 张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