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散文《守望那神圣的精神家园》
  • 散文《守望那神圣的精神家园》

    更新时间:2014-05-23 作者: admin

    查看详情

——读《陶渊明集》田园诗有感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总会有那么一些人会逆流而上,在大流之中给予我们一抹鲜明的色彩,哪怕在他们周围是一片泥潭,也终究出淤泥而不染。他们的文字,实属中华文坛之大幸;他们的信念,实属中华意识之精华;他们的操守,实属中华文明之大宗。

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位文坛前辈的身影分外光鲜,正是他的表率,让一代代后生为之倾倒追随。他的田园诗系列,更是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将高洁的个人情操展现得淋漓尽致,开启了一代田园诗风的先河。这位古人,没有风光政绩,没有万贯家财,更没有高耸地位,但我们始终记住他,他就是陶渊明。

陶渊明生的家世不巧,既不是豪门,也不穷酸;生的时代不巧,在晋宋易代之际,社会环境复杂。正是这些因素让陶渊明在之后的短期从政生涯中极为尴尬。他心中怀揣完美的政治理想,但却在黑暗的政治涡流中一次又一次失望,一次又一次的挫折让他心灰意冷。不为五斗米折腰,既然受不起,那就选择远离。他看透世俗,看透政局,毅然决然地投入了田园乡村的怀抱。

多一个碌碌无为且不得志的清官,倒不如多一个才华横溢的田园诗人,给予我们精神上的慰藉。

归隐田园,需要勇气彻底斩断对名利铜臭的追求。正是这样的勇气,造就了他的文思泉涌,他的传世名篇。翻开他的诗篇,从恬淡平静的田园美景中你会发现那里的流水太清,那里的桃花太美,那里的菊花太傲,那里的桑麻太茁壮,那里的鸟鸣太清脆,那里的小憩太香,那里的人们缺乏心机名利和勾心斗角,那里的日子缺乏世俗的纷乱嘈杂和啾啾不息,这就是陶渊明的自然心境。

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位极具魅力的魏晋风流人士,尽管在当时崇尚华丽文风的大背景下未被关注,但如今却也可以无憾了。正是通过一代代知识分子的诠释,陶渊明的诗歌,特别是田园诗,确立了它应有的地位,一代田园才情未被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陶渊明的田园精神也是不少士大夫的精神归宿。历朝历代,很多士大夫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纷纷效仿五 先生归隐田园,从中寻找自己新的人生价值。“不为五斗米折腰”也成为了精神上的一座地标,正是这个地标,指引着一代代人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守望五柳先生的那方净土,不由感慨万千。(昆山农商行 俞天明)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