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后感《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更新时间:2014-10-11 作者: admin
——读《让廉政成为一种觉悟》有感
读杜牧的《阿房宫赋》,印象最深的是结尾那句深深的感慨,“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抑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历览前文,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平心而论,那些后来所谓的贪官在上任伊始未必不恪守清正廉明守则,掌权之初可能也拒绝糖衣炮弹腐蚀,本着“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理念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就像河北“第一秘”李真,曾经看电影《焦裕禄》而泪流满面,曾因看到坐在地上割麦子的老人而感动得慷慨解囊,最终却仍然走上了不归之路。再看看最近落马的贪腐高官,有很大一部分人出身普通人家,走上仕途,寄托了整个家庭的希望,步步高升,承载了一个家族的荣誉。父母的谆谆教诲犹在耳边,自己的意气风发尚存心间,却仍然难挡从成功榜样到反面典型的跌落。这样的落差,除了当事人独自品味其中的苦涩之外,局外人是否能够吸取前车之覆的教训?
“苍蝇和老虎一起打”,最近中央反腐风暴越刮越猛,治腐措施越来越严。无论是杀鸡儆猴还是敲山震虎,有许多人本应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可是那一封封忏悔信,那一段段悔恨词,仍没能让一些人足够的警醒,抱着侥幸之心,怀着万一之想,继续担心受怕地在歪曲的人生道路上前行,直至东窗事发,再次上演“前辈”的悲剧,成为后来者的反面教材。为何一再有“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后人复哀后人”的荒唐?真的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未必,贪念一动,万劫不复。价值观的扭曲,自我约束的放松,才是沉沦的根本原因。
所谓的朋友,常谈的义气,在你人生跌入谷底之后全都化为浮云。没有人为你的过错买单,除了你和你的家人。世无后悔药,人无回头路。等到父母因为你的行为蒙羞,妻子因为你的举动受累,孩子因为你的错误添堵,自酿的苦饮是否能喝下?千万不要幻想着“就这一次,下不为例”,小洞不补,形成大洞,则悔之晚矣。古人尚且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四知来劝退行贿者,今人又有何理由以为万事神不知鬼不觉,时间长短而已。不识字的人也知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的道理,如若无所求,何来有所献?所谓“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惟有行慎独之道,方能坦荡做人。
佛家有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念之差,人生就会走向另一个岔路口。“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只有秉持战战兢兢之心,怀揣如履薄冰之想,牢记为民为国理念,方能善始善终。正如媒体所言,有不少人考公务员图的是职业稳定,很少有人寄希望于发家致富,发财自有他处。选择从政势必要放弃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更不要去奢求金玉满堂的荣华富贵。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坚持最本初的职业理想,抱着最平和的生活态度,冷眼观物,热心做人,才能把人生变成一种修行。(泗阳农商行 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