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春晖入梦 寸草入心》
更新时间:2014-12-04 作者: admin
昨夜秋风渐凉,子夜时分梦到了远方的母亲。似真似幻,真切的是母亲依旧看起来瘦弱的身体和淡淡的微笑,恍惚的是母亲叮嘱的情景细节。梦中醒来,遥望窗外的天空,心仿佛回到了家乡院落,幼时汲水的井旁。那些简单的青春,荡开记忆的涟漪,我一直将它们珍藏心底,哪怕它们渐渐远去。
光阴总在不知不觉间转动了青春的轮盘,让我们来不及追忆时光的荏苒。在我幼小的时候,母亲在我眼中是一个总是带着淡淡微笑的普通女人,就好似秋日的阳光一样醇厚柔润。母亲的微笑很温暖,总能带给我淡淡的安全和力量,伴随着我一步步的成长。
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
母亲并不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不曾高谈阔论滔滔不绝为我讲述人生的道理。她只会用她面对生活的态度,教会我如何寻找人生的意义。而母亲最早教会我的一个词叫做“独立”。身为农民的父母没有让我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教会了我凡事依靠自己的独立性格。依然记得母亲唯一一次体罚我是因为我偷了奶奶1元钱,她没有选择打我,而是让我跪在客厅,跟我说:“跪着好好想想自己错在哪了,想清楚了再起来。”虽然当时不知母亲的用意,我还是按照母亲要求思索清楚了自己的问题,并在以后的人生中将这个道理深深留在了心中。多年后我试着问母亲,为什么从小培养我的独立性格,母亲微笑着说:“我和你父亲只有初中文化,家里也不富裕。所以以后无论你升学还是工作,我们都不能给你实质性的帮助,必须让你学会独立。”母亲一直认为读书是我以后唯一的出路,但是却从来没有给过我任何的压力,她希望我做一个自信勇敢有担当的人。母亲一直关心我的学业,却从来不曾参加过我的家长会,因为她不想给我一点点的压力。虽然经历了一年的复读,但还是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我曾经问她,你为什么有勇气让我选择复读,不怕我再次失败吗?她思考了一下,回答道:因为我相信你可以做到。简单的一句话,我瞬间明白了母亲内心的坚持和信仰。
家自卧龙茅屋中,满径蓬蒿腹中空。
蒙获资助心惶恐,誓取功名夜挑灯。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位卑未敢忘忧国,秣马厉兵追成功。
这是我第一次获得奖学金时的宣言,那一刻我的惶恐,我的激动,我的梦想,我的誓言和我的责任交织在一起,我渐渐更加理解了母亲的付出和伟大,而我的收获是她最大的欣慰。曾经我以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一个人,可以无所不能。然而时间告诉我,自己仅仅是一个普通人,而母亲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会慢慢老去的人而已,她能做的事情已经越来越少,而我该承担的事情越来越多…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每当变幻时,便知时光去。一转眼时间就离开了校园,到了工作的时间。“鲥鱼有刺,海棠无香”这是母亲在我进入紫金时告诫我的,她是希望我在基层工作时拥有海棠花一样不屑以香味引人的淡然,海棠的确无香,但无香并不是海棠的遗憾,而是她的一份品质。在基层柜面工作的时光里,我总能想到母亲的谆谆告诫,尽力做到谦卑努力,文明服务。我来自农村,如今服务农村金融也是我的造化,青春只有一次,我们理应把自己的青春和感恩联系在一起,燃烧自己的青春,做到无怨无悔。母亲用她毕生的努力成就了我的人生,而我坐在柜面总会想起那个远在天涯的人,突然像邮差一样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按响门铃,幸福陡然来临,一点没有期盼带来的消耗。锋芒磨尽的淡然里,岁月缓缓走过了我们的青春,留下的只有窗外静静的湖畔,轻拂的柳枝,和曾经动人的唏嘘和感怀。
岁月你别催,该来的我不推;岁月你别催,走远的仍要追。母亲淡淡的微笑和教诲我的画面还停留在我的眼前,转眼已像那时钟不停地滴答声一样,渐行渐远。我的世界很小,哪怕竭尽全力,还是有无数的地方是远方;母亲的世界很大,即使她望眼欲穿,依旧等不到在异乡漂泊的孩子。生活就像一把无情刻刀,改变了母亲的模样,改变了岁月,改变了悲伤,改变了往事,改变了时光,不曾改变的,只剩下母亲不变的爱,还有异乡的孩子对母亲深深的眷恋和愧疚。
夜静忆故园,泪落薄单衣
秋日本身就是怀旧的季节,里克尔在《秋日》里面写道: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在林荫道上不停地,徘徊,落叶纷飞…对于一个故乡只有冬,再无春夏秋的我来说已经很久没有在母亲身旁聆听她为我讲述那些生活中简单的哲理,亦或是“独立”、“自信”还是“淡然”,还有那一段段还没听完就进入梦乡的话语。
窗外,秋风依旧,凉意渐浓。月圆蟹肥,桂花皎洁。突然想起印度伟大的诗人泰戈尔说过:“无论黄昏把树的影子拉得多长,它总是和根连在一起;无论你走得多远,我的心总是和你连在一起!”不论走到哪里,都会不经意间忆起在遥远家乡的母亲温和的神情,淡淡的微笑,伴随着我一路的成长和无悔的青春岁月。今夜愿多情的风儿能将我的思念轻轻带走,带到远方熟睡母亲的梦里。最后以冰心的《纸船》结尾: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