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散文《竹林深深深几许》
  • 散文《竹林深深深几许》

    更新时间:2014-12-23 作者: 佚名

    查看详情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名声在外,实则,不过如 丰子恺 先生所说,“奇异罢了”。无心在溶洞里听时间沉重的脚步,一个人漫步,捡了一处没有摊贩的僻静处,就着泥地坐下,阳光正好。

四下张望,不远处有个同我一样“偷懒”的游客,二十岁上下的年纪,面貌清秀,倒像本地山水生出的小伙。只是他浓眉紧锁对着面前的包裹,不知为何事。

我走上前,尚未开口,只听得怯怯的一句:“看看吧。”他抬头看着我,目光里有恳求、无奈、羞怯……我这才明白原来他也是个摊贩,与那些满脸堆笑、唾沫横飞的人无异。也是烦了不愿多留,但看他的样子又不忍心,只好俯下身装作“看看”。

布袋里静静躺着几把折扇,扇柄泛着奇特的白色,看上去与远处摊贩兜卖的扇子无异。我叹口气,拾起一把想展开来看,谁想一触一惊,扇柄触手生凉,凑近还能嗅得一丝清香。气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我很惊喜,轻轻展开,却是一片空白——扇面上竟无任何图案。

抬头疑惑地看着他,他不好意思地笑笑,伸手接过了扇子。那一瞬间他的手在我面前晃了一下,指腹上的伤痕新旧不一,像是被利物划伤了。

“你要什么样的图案?我现在帮你画,很快就好。”他低头拿出笔墨颜料,一脸认真。我有些走神。转头面对这一片竹林山水,我用手指了指,他心领神会。

我在一边看着他画,渲染,勾勒,无不恰到好处。指腹的伤痕若隐若现,还是忍不住开口问起。

“没什么,做扇柄的时候被竹子划伤了几回,不碍事。”他笑笑,局促地搓搓手。画已完成,那一片竹林犹显苍翠。拿着折扇,熟悉的气味终于被记起,竹木的清香总是让人心平气和。这样好的手艺,为什么却缩在这样一个角落?

想也知道答案。工厂流水线批量生产的折扇物美价廉,巨大的市场冲击又岂是他一人之力可以抵挡的?我看着他年轻的面容,心底满是失落。

“生意不好,你怎么不改行另谋生计呢?”

他已收拾好准备离开,听到我的问话,又转过身,还是羞涩的笑容:“这门手艺传到我手上,要是弃了,就真没了。”

我一惊,仿佛瞥见了他胸中一团热烈的火焰,时时灼痛,提醒着他的使命。这深深竹林中的艰难跋涉,个中滋味只有他自己知晓。

洛尔迦有一句诗:“一首歌触碰自然和清风的灵魂,而后安息于内心永恒的欢欣。”我会一直记得,在遥远的桂林,有一个人在守护着他的竹扇,他的苦涩与欢欣。(东台农商行 周陈骥)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