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以后
更新时间:2015-06-29 作者: 佚名
三十以后,内心渐染,世事渐明,曾经五彩斑斓的梦想逐渐散落大地,按部就班地生长出看似平淡的果实,散发着生机勃勃的生活热情。开始平静地接受眼角长出的鱼尾纹,尚不习惯报出“三”字开头的年龄,偶尔也会耍赖说自己还没到29周岁,可是事实如此。每一个有故事的人大概都是因为累积着的日月,日子久了,也就成了故事。故而努力的生活,希望有悠长的回忆。
三十以后,开始学会向生活妥协。在某一个睡眼惺忪的清晨看着身旁熟睡的儿子,会有那么一刹那我还会恍惚自己的母亲身份。可是下一刻如果他突然醒来,我会本能地把他抱起来,那个小小的生命是如此依赖我。去年这个时候我还可以自诩内心是个文艺女青年,今年我已经在翻看那本散文集《文艺女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无论是想或不想,愿意不愿意,他闯入我的生活,教我以责任,在细微点滴间改变我的生活,就像现在的我,男神由黄磊变成了崔玉涛。人生,不过是一场跟岁月的谈判。生孩子之前的种种不可能都一一变成了现实,甘之如饴。
三十以后,慢慢体会朋友的重要。身体关节开始出现些许的故障,学生时代打好的良好基础逐渐被透支。工作日益忙碌,常常是坐下以后等到起来时已到下班时间。压力持续增加,接触越多就越知道自己的局限性。能改掉的,叫缺点;不能改掉的,叫弱点。我尝试着剖析自己,分辨二者之间的区别。每每自己找不着北的时候,会觉光阴惨淡,岁月无光,来日漫长。打个电话向朋友抱怨,她们总是轻松地找到我的笑点调侃我,然后不知不觉间变换表情一起笑。长大以后才逐渐明白中学时一起读的那句话的含义:朋友,是生命的慰藉。幸好,人生逆旅,还有他们同行。
三十以后,身上的责任渐渐明朗。一年又一年,一辈催一辈,时间行走的速度骤然加快。周末连续加班,家人也跟着调整作息时间。无论回去多晚,在那如星星的灯火中,总有一盏是为自己点亮的。想起最近从《我是歌手》中走出的清华男神李建,有一首歌叫《异乡人》,里面唱到:“披星戴月的奔波,只为一扇窗”,心有戚戚焉。五四那天,一个远方的朋友说他的母亲正经历一场大病的折磨,末了他说青年节快乐。曾经,我们畅谈未来;如今,我们努力生活。虽然理想未能实现,庆幸的是依旧对生活抱有美好的期待,对人生持有最本真的念想。工作的理想是为了生活的理想,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一切理顺之后,忽然觉得轻松了许多。
三十以后,学习变成了自主行为。这个世界以我们不可想象的速度在发生着改变,稍不留神,就会落伍。何况工作的内容并非一成不变,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半路出家,时有力不从心之意,虽然立意之高,但行动常会有所不及。心驰千万里,脚迈尺寸间,让人心生懊恼,唯有学习才能找到前进的方向与动力。常言道: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很少再有人让你频繁去考试,检验你学习的成果,可事实是生活处处是考场。所以高晓松才会轻轻哼唱“那些做不完的作业多简单啊,后来没了老师,没人考试,多难啊”。
三十以后才明白,三十个春天看不到第三十一次花开,三十个秋天寻不着第三十一箩小麦。虽然变化比计划还快,好在一切都不会太坏。 (泗阳农商行张 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