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了声中的午睡
更新时间:2015-10-10 作者: 佚名
夏日炎炎,知了欢快的声音响彻了整个村庄,它们好像在开歌唱比赛般一波儿接着一波儿鸣叫。小时候印象中的村庄是被参天大树遮掩的,河畔长满了柳树或槐树,沿河的泥土路是村庄之间互通的纽带。大人们多在屋内的地面上铺了凉席午睡,或是搬了藤椅、长凳在树荫下纳凉。
村后就是果园,里面种了桃子、梨、葡萄和香瓜。孩子们没有睡意,少了大人们的看管,玩的更是自由自在。小伙伴们做好分工布署,一些手脚灵活的负责翻越到园子内采摘果子,个头大点的负责在外头接取果子,个头小点的负责放哨。从稻田地匍匐进玉米地,蹑手蹑脚的走到果园的铁丝网前。隔着果园外的铁丝网,静静地观察,在确定了园内外没有守园人后,孩子们根据事先约定,过往行人、自行车在土路上颠簸叮当的响声等任何一个动静,都会让孩子们立即中止行动。
当然并不是每一次偷摘果子都能够成功,守园人在发现自己连续失守后,转而由明处转向暗处防守,这是处于暗处的孩子们所没有想到的,也因此有孩子刚爬到树上或园子内即被逮着,守园人一手拎着孩子,一手拎着数十只水果的篮子去了孩子的家中,告状去了。
平时孩子们大都能满载而归,就着清澈的河水洗净,找了阴凉的树荫下大口大口的吃起来。等吃完,孩子们便脱了衣服,咕咚一声跳到河里,扑通、扑通的游水,洗去一身疲惫和汗水,他们在水里打闹、嬉戏,笑声一度淹没了知了的声音,这欢快的声音弥漫在村庄午后安静的空气里。
那些被父母控制在身边的孩子,本来就没有睡意,在听到了这欢快的声响后,心里痒痒的,更是按耐不住那天生的调皮劲儿,趁着父母熟睡,偷偷摸摸离了凉席,鞋都顾及不上穿,一路小跑到河边。嫉妒而向往地看着水里的同龄人,任由河里孩子们的言语挑逗,时不时看着转头看着家的方向,是否父母跟了过来,并做了脱衣的准备。
贪玩的天性战胜了他们对父母的畏惧和内心的胆怯,几个孩子再也不犹豫,一股脑儿跳入水中,参与到了嬉水活动中去。这下,整个村庄的欢笑声更加响彻了,那些在河边上纳凉的大人,被孩子们的欢叫声吵醒,在他们内心油然而生起一股“看守”的责任,时不时看着河里的孩子,清点着人数,以防意外发生。
太阳西下,孩子们各自回家,在灶膛内架起木柴,开始烧洗澡水和煮晚饭。待晚饭烧好后,懂事的孩子们便开始将场地上晾晒的谷物堆积起来,用扫帚一边又一遍打扫院子,并用井水泼洒在上面,降温、除尘。这时候,天也暗淡下来了,孩子们燃烧起了蒲草棒、蚊香等父母们从田地里回来,一家人吃饭、洗澡,接着开始了一天当中最为享受的事情——乘凉。
(如皋农商行 张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