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农商行: 坚持“三个充分” 牵线银企交流合作
更新时间:2015-04-29 作者: 佚名
今年以来,淮安农商行不断强化市场、客户调研,主动搭建银企交流平台,着力探讨、破解在经济新常态下服务中小企业呈现出的新问题和新要求。此次“走进农商行”活动,该行坚持“三个充分”,深化银政企三方交流与合作。
充分考察,感受服务情深。活动首先是集中参观走访位于淮安区施河镇教学具企业江苏新起点实业有限公司、江苏喜洋洋科教设备有限公司,两企业均为淮安农商行重点支持的新兴教具企业,生产的婴幼儿玩具、教学具、幼儿设施等产品远销全国多省市。今年以来,该行积极推行落实“一镇一品”信贷策略,针对区域特色产业,落实差异化的扶持政策。据两个企业负责人介绍,由于经济下行,整体行业相较往年有所下滑,企业整体运作难度加大,企业转型、产品升级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农商行表现出积极的姿态,对他们的需求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分别投放了1500万元、2800万元资金,全力帮助缓解融资压力和负担。此外,该行还针对施河镇教具产业园区业务经理信贷需求,量身打造“施教通”信贷产品,对通过政府招投标采购方式中标后,因购货资金短缺,以个人名义申请的流动资金贷款的从事教学具销售的业务经理,由挂靠的生产企业提供连带责任担保,解决业务员贷款难问题。据该行分管前台营销的高兴军副行长介绍,该行在整体经济下行、企业生存发展压力加大的时期,积极履行本土金融机构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对业态发展好、市场前景有潜力、地方政府积极扶持的产业,面对困境、绝不退缩,给予最大的帮助和最及时的支持。
充分交流,认清合作方向。参观走访结束,所有人员一同参观淮安区经营管理中心,包括公司业务部、个人业务部、微贷事业部。参观结束,全体人员共同参加“走进农商行”交流座谈会。会上,徐建强董事长致辞,他表示淮安农商行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与客户共成长的理念来服务地方中小企业,用“看准了就做、就可以马上做”来形容农商行一级法人体制、机制灵活优势,同时他还列举降低利率、率先展开转贷试点等措施,表明该行培育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普惠立场。高兴军副行长作了普惠金融及中小企业信贷产品服务介绍,在场的民营经济研究会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对农商行的服务优势及积极作为表示肯定,同时对与该行展开合作充满信心。与会企业家代表发言,将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形象的比喻成鱼和水的关系,将资金比作种子,充分体现企业发展对于资金的渴望。来自各区的经信委、企业管理部门发言,充分肯定农商行近年以来不断加大银企合作力度,与辖内各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市经信委搭建统贷合作平台,仅2014年投放中小企业贷款45.88亿元,新增投放10.26亿元,成为全市投放中小企业贷款最积极的银行。他们希望农商行进一步保持投放力度,搭建多方平台,切实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赢得发展。
民营经济研究会领导强调,“走进农商行”活动构了建银企沟通联系平台,促进了相互了解,为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基础。要把握脉博,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促进企业真正转型创新,敢于转型升级,知道如何转型升级,顺势而为,长足发展。要密切联系,通过数据收集、分析,了解掌握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资金流向等,从而精准营销,有的放矢。通过加强推进银企合作,用企业自身的互助力量,开创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充分反馈,加强有效对接。活动期间,参与活动的企业负责人均在市民营经济研究会领导的介绍下,与淮安农商行领导及业务部门负责人取得初步的结识和交流,逐步构建了“贷款预约”机制,在双方达成意向性合作的基础上,安排专门人员加强跟踪,主动上门服务。同时,该行与已经展开合作的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对该行服务流程、产品、效率等方面征求意见和建议,以期在全行效能建设及机制优化方面做出积极调整;此外,该行还与部分企业协调,对部分新兴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融资需求等内容展开专题调研,以加强服务及产品的针对性设计,实现更好的合作交流。(龙磊徐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