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灌南农商银行:推动数字人民币从“尝鲜”走向“常用”
更新时间:2023-08-23
自数字人民币全面推广以来,灌南农商银行以“立足实际、准确把握、分步推进、逐步完善”为主旨,按照“先试点后推广、先存量后新增”的原则,推动数字人民币应用增量扩面、场景持续创新、生态不断完善,充分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至7月末,该行数字人民币企业钱包开立26个,收单商户开立1300个,个人钱包开立42185个。
便民驿站改版,让村民生活更便利。
“以前就觉得这个驿站方便,现在又多了数字人民币体验区,扫码不用网,买东西还便宜。”在灌南县曹庄村,数字人民币支付已经不再是新鲜事。
今年以来,为加快数字乡村建设的步伐,全面深耕数字人民币在“三农”领域应用,灌南农商银行深度链接“三农”领域特色生活场景、生产场景,在曹庄村村委会银社红帆驿站设置数字人民币体验区开展数字人民币支付优惠活动,推广灌南特色农产品,得到了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
不仅如此,在村民常用的原小额取现、转账汇款和代理缴费等金融服务基础上拓展数字人民币功能,将数字人民币融入到村民日常生活中,通过多媒体终端,减少农村地区现金使用,提升交易支付环节便利度,实现了村民吃、喝、玩、乐、购、缴费等支付渠道的全覆盖。
“现在曹庄村大部分村民都开通了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家门口的金融驿站提起了老百姓的好奇心,在使用上,我们还要通过后续更多的场景建设和宣传引导,向农村地区群众提供数字人民币服务,来提升村民使用数字人民币的频率,同时我们也将继续扩大数字人民币体验区覆盖面,持续营造‘人人学数币、人人懂数币、人人用数币’的浓厚氛围。”灌南农商银行曹庄村片区负责人孙瑞说。
目前,灌南农商银行数字人民币服务已覆盖了灌南县11个镇,数字人民币推广工作初显成效。
数字支付便捷,让商户交易得实惠
走进灌南县三口镇果唯伊水果店,可以看到顾客络绎不绝。
“自从有了数字人民币,可给我们省了不少钱,我们家生意比较好,用微信和支付宝收款超过一定限额就要收手续费,数字人民币就不用。”老板边为客人切火龙果边说道。
从住宿餐饮到批发零售,店主大多数是个体工商户,是数量最多的经营主体,直接服务百姓生活。
为推动地方经济复苏,灌南农商银行抢抓数字人民币钱包开立,加强数字人民币场景建设,构建数字人民币产品生态体系,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制订该行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多场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推进会,对行内对公信贷客户、收单客户进行重点服务,确保目标客户对公钱包开户,通过厅堂服务、精准服务和联动服务,加大主动获客的力度,提高数字人民币的普及率,扩大数字人民币服务范围,在钱包开通时做到绑卡、自动兑回、柜面升级一类钱包等一条龙服务,减少重复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灌南农商银行积极探索和拓展数字人民币商户收单在各类生活场景中的应用实践,数字人民币服务在灌南县商户中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
商户们表示:“数字人民币方便快捷,资金实时到账,收款、提现没有手续费,碰一碰就能转账,我们相信在政府的推动下,未来数字人民币一定会给商户带来更多实惠。”
应用场景扩容,让支付渠道再增加
在个人钱包和对公钱包开通的基础上,该行积极探索拓展使用场景,成功实现了电费缴费、对公缴税、数币贷款发放等场景,
“截至目前,灌南农商银行在全辖设立2个数字人民币体验区,数币代发工资1户,代发2637笔873.3万元,数字人民币贷款发放69笔1774万元。”灌南农商银行数字人民币推广负责人杨女士介绍。
“下一阶段,我行将继续探索数字人民币在税务领域的应用,支持办理缴税、退税业务;推动电力、水务、燃气等民生领域开通数字人民币缴费渠道,提升各类民生项目便民度;与本地学校开展数字人民币缴费业务,运用于学费收缴、食堂消费等场景,确保到2023年底,开通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不少于5.6万个,个人客户钱包绑卡用户总量不少于3000户;对公钱包开立不少于400户,让消费场景跟数字人民币结合更紧密,让数字人民币成为服务实体经济和便利百姓生活重要载体。”(董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