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丰农商银行:开展“金融安全守护行动”
更新时间:2025-08-21
为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近日,民丰农商银行组织开展了2025年度“金融安全守护行动”。活动紧扣防范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主题,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场景深度互动的形式,将金融知识送到千家万户。活动开展以来,累计覆盖受众超2万人次。
阵地前移:网点变身“安全课堂”
53家遍布城乡的支行网点成为此次宣传的坚实阵地。LED屏滚动播放朗朗上口的警示标语,宣传展架上摆满了图文并茂的折页手册,金融知识宣传专栏内容常换常新。针对老年客户,在银行窗口显著位置摆放大字体版的“防骗指南”,当老人办理大额转账时,柜员总会多问一句用途,耐心提醒潜在风险。“多亏了小王经理提醒,我才没把养老钱转给那个‘高回报’项目!”在宝龙支行,刚成功识破一场骗局的李大爷心有余悸地感慨道。这种将风险提示嵌入日常服务的“嵌入式宣传”,让安全意识悄然生根。
线上联动:指尖传递“防骗锦囊”
在深耕物理渠道的同时,该行积极拥抱新媒体,让金融知识插上“云翅膀”。活动期间,该行官方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持续发力,精心制作并推送了一系列通俗易懂、形式活泼的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知识图文和短视频。“这个‘一分钟识破金融陷阱’的短视频讲得真明白,我转发给家里人都看看!”网友纷纷留言点赞。各支行员工也化身“金融安全宣传大使”,积极在朋友圈转发扩散,形成线上传播矩阵,有效触达了年轻群体和“数字居民”。
场景赋能:一线筑牢“防护堤坝”
“阿姨,您看这条短信,说您中奖了要先交手续费,这百分百是诈骗!”在某社区广场的集中宣传点,该行工作人员正手把手教居民识别常见诈骗套路。活动期间,各支行组织精干力量,主动走进社区、商圈、公园、学校、村组、机关单位,变“等客上门”为“送教上门”。在宿城区某小学的“金融安全小课堂”上,银行员工通过趣味问答、情景模拟游戏,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记住了“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防诈口诀。在骆马湖畔的渔村,工作人员用当地方言讲解非法集资的危害,耐心解答渔民们关于投资理财的疑问。这种面对面的交流、点对点的解惑,让金融知识不再是枯燥的条文,而成为群众手中实用的“防身武器”。据统计,活动期间该行共开展各类户外宣传200余场次,现场互动解答咨询超50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
金融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下一步,该行将持续深化“金融安全守护行动”:一是推动宣传教育常态化,将金融知识普及融入日常客户服务和网点运营中;二是持续扩大“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的覆盖面与频次,关注“一老一少一新”等重点群体;三是不断创新宣传载体与形式,探索利用直播、线上讲座、沉浸式体验等方式,让金融安全知识入脑入心,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区域金融环境、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贡献坚实的农商力量。(马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