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灌云农商银行:夯实基础工作强化员工行为管理
更新时间:2020-11-06
为切实加强员工思想和行为管理,灌云农商银行持续构筑全方位、立体化、多形式动态监督模式,坚持主动预防、抓早抓小,及早发现和有效化解案件风险。
打造全方位监督体系,实行动态管理。一是持续推动日常监督。通过个人(单位)申报、员工互评、系统数据排查、外部单位协查等方式,上报个人征信报告、员工从业行为各类自查报表,以机构准确排查督促员工自查,每年至少1次全面排查、至少1次征信排查、至少1次外部单位排查,建立涵盖家庭经商办企业、账户交易异常、员工及近亲属负债情况、异常行为情况等员工行为分类登记台账,列出重点关注人员,对员工行为实施动态监督。二是持续推动数据监督。实行“数据排查法”,利用员工风险监测系统(EAST)数据模型,“T+1”加强账户资金管理,实现对员工个人账户的实时监测,对员工账户变动情况、异常行为情况、非在岗人员行为情况等实施逐项定期排查。三是持续推动网格监督。通过与员工签订《员工行为排查与监督责任书》等协议、承诺书,建立“全覆盖”员工管理体系,向“网定格、格定人、人定责”的新型管理模式转变。精心打造PCM流程合规管理系统,建立健全“一图多库”,从最初的内外规库逐步拓展至目前涵盖风险点库、内外规库、违规事件库、合规考试库和风险案例库为核心的动态管理库,使员工不能、不想、不敢做违规违纪的事情。
扎牢立体化制度笼子,培养合规意识。一是健全各类员工的全员管理制度。构建员工行为管理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工作流程与标准,确保员工行为管理有办法、有流程、有考核、有追责;筑牢岗位自我约束、业务流程监督、监督监察、业务条线监督、管理技术和系统支持业务全覆盖“五道防线”,逐步构建长效机制。定期修订员工“不准”禁止性规定等员工行为管理内容,以条目化的形式,罗列出日常业务操作禁止事项,有效抑制和杜绝员工的违规行为发生。二是健全常态化谈心谈话制度。健全关爱提醒、函询、诫勉谈话等制度,运用“四种形态”、谈话谈心和家访制度、函询、纪律作风巡查等方式,及时了解掌握员工思想、生活和工作动态,支行行长每年对单位员工进行谈话、家访或亲属联系不少于1次,对新进员工到岗3个月内,至少进行1次谈话、家访或亲属联系。探索创新合规巡视员制度,分片对员工行为进行巡视与管理,重点了解员工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健全合规教育培训制度。全面营造合规文化,将合规教育培训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合规全员大考试、周二大课堂、举办合规主题征文暨演讲比赛,开设法律知识讲堂等多种举措,推动员工全方位了解合规文化、政策制度和业务流程,内化员工行为。
构建多形式行为排查,强化结果运用。一是注重综合排查。通过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台账》,对员工异常行为开展常态化专项排查治理,每月持续开展员工执行“十严禁情况”和异常行为排查、工作作风排查、节假日重点排查,通过侧面了解、系统监测、日常谈话、客户回访等方式,对异常现象进行全面分析排查,牢牢把控员工8小时以外“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仅今年全面排查就收到《员工家庭家访表》和《客户走访表》近1000多份,向员工家属发出《员工家庭走访告知书》500余份,并成立突击巡查组,对支行、部门的排查情况以及员工进行突击巡查,对排查出的问题进行定期清理、整改和监控。二是突出整改问责。建立员工异常行为台账,对排查出的问题清单,明确问题责任到机构和个人,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并跟进、督促被查单位及个人整改落实,跟踪整改效果,对屡查屡犯的行为严厉问责。三是运用排查结果。利用排查结果,对不涉及隐私的重要情况在机构内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员工监督;根据排查结果,确定重点关注人员名单,并建立员工行为评估机制,将评估结果作为员工薪酬发放和职位晋升的重要依据。
(开军义 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