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征农商银行:推动内部审计从“监督者”向“价值共创者”转型
更新时间:2025-10-13
在金融行业竞争激烈、监管不断趋严、数字化转型全面深化的多重挑战下,仪征农商银行突破传统审计定位,系统推动内部审计由“被动监督”向“主动赋能”转变,超越单一“查错纠弊”,全面融入业务流程与管理决策,成为赋能全行稳健发展与价值提升的“智慧中枢”和“价值引擎”。
一、筑牢防控“前哨站”,以敏锐洞察夯实发展安全基座
内部审计作为银行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正逐步从事后纠偏转向事前预警、事中控制,风控模式由“被动响应”升级为“主动干预”。一是构建智能预警体系。通过前瞻性风险识别,提前预警业务中的合规漏洞、操作风险与市场波动,深度参与风险预警模型关键节点设置,前移风控关口。今年以来,该行审计与风险部门协同已累计开发15大类风险预警及移动推送场景,有效防范资金挪用、虚假交易等风险事件。二是强化模型迭代能力。持续优化审计算法与规则库,引入机器学习技术,提升风险识别的准确性与时效性,推动不良贷款预警准确率提升,为资产质量保驾护航。三是实施穿透式审计。不仅关注流程合规性,同时还追踪资金实际用途、评估客户还款能力、识别关联交易风险,通过“解剖麻雀”式审计,精准揭示隐藏风险。今年以来通过穿透式审计识别出关联交易风险56笔,挽回潜在资产损失约2300万元。
二、强化流程“催化剂”,以协同效能打通银行内部经脉
流程优化是提升银行运营效率的关键抓手,该行内部审计通过发现流程堵点、打破部门壁垒、推动系统重构,真正成为“流程再造的催化剂”。一是精准识别瓶颈。通过跨业务条线审计,发现诸如贷款审批时间长、系统功能与业务需求有差异、客户信息重复录入等7类共性问题,通过优化建议和改进措施推动流程优化,全行贷款平均审批时间由7天压缩至3天,客户信息重复录入率降低约70%。二是加强合作协同。牵头建立“审计-业务-科技”三方协同平台,推动客户信息共享、业务流程重构、系统功能优化,实现“数据多跑路、员工少重复、客户快体验”。三是注入改进动力。按月召开“跨部门流程诊断会”,将审计建议转化为具体项目,通过跟踪整改、考核挂钩、成果推广等方式,确保流程优化举措落地见效。今年以来,共推动45项流程优化举措落地,覆盖80%的前中后台业务。
三、做好战略“校准仪”,以精准反馈护航银行发展航向
内部审计不仅是“治已病”的医生,更是“防未病”的顾问,通过嵌入战略执行全过程,发挥“校准仪”作用,确保银行发展不偏航、不掉队。一是跟踪战略分解。通过审计的穿行测试、数据穿透、现场访谈等手段,对战略分解的关键节点进行全周期跟踪,实时掌握战略执行的“真实体温”。二是反馈执行真相。跳出报表看经营,透过数据辨实情,深入分析部分机构“指标达标但发展质量不高”的深层原因,揭示战略执行中的隐性短板,为管理层提供决策参考。三是推动战略迭代。基于审计发现,通过一组组可视化的数据,提出战略优化建议,如调整业务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改进绩效考核等,推动银行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让战略始终对准组织的长期目标,真正实现战略落地有方向、执行有韧性。
在银行“向管理要效益”的新阶段,内部审计已从“成本中心”转变为“价值中心”。这场转变证明:最好的监督,不是事后的纠错,而是事前的赋能,最有价值的审计不是对立的约束,而是共同的成长。该行将持续深化转型实践,使内部审计服务助力前端“少走弯路、提质增效”,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坚实新动能。(陈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