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湖农商银行:抓实“三精工程” 提升发展质效
更新时间:2024-06-07
今年以来,建湖农商银行牢牢把握省联社“三精工程”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小而美、小而特”核心定位,把精细之心、精准思维、精品意识落实到各项工作的具体行动中,推动发展质效全面“上台阶”,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以精准思维改善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始终紧扣建湖县委县政府战略部署,切实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主动履行乡村振兴主办行责任,突出加大对重点产业、招商引资、企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支持力度,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湖新实践中勇挑大梁,多作贡献。
一是聚焦服务企业不停步。推出“金字塔”服务模式,将29位荣誉企业家领办企业、61家专精特新企业、49家A类企业作为塔尖,由班子成员包户到企、贴身服务;将399家规上企业、95家有产证企业作为塔身,由重点支行负责人带头走访、精准对接;将577家B类企业、236家开票销售超1000万元企业、227家开票销售500万-1000万元企业作为塔底,实行挂图作战、梯次推进。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组建7个服务小组,精准筛选7类、100户拜访企业名单,逐户摸排需求,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至4月末,企业贷款1067户、84.56亿元,较年初净增60户、6.63亿元,全县新招商企业服务覆盖面达90%,制造业贷款市场份额达70%。
二是聚焦乡村振兴不懈怠。积极助力新时代鱼米之乡建设,做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对接,实地摸排项目融资需求,不断提高金融供给适配度,已对接农业农村重大项目19个,占比100%,其中向高作镇、钟庄街道等高标准农田项目发放贷款2.6亿元。深入开展“阳光信贷——整村授信”服务行动,对230个行政村、22.37万农户进行走访,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100%、农户总数的83.7%;授信农户13.98万户、140.15亿元,用信2.14万户、24.05亿元。主动投放农户普惠信用贷款,重点推广“富农易贷”,已授信农村居民家庭12.38万户、94.08亿元,用信1.52万户、14.46亿元。
三是聚焦外联外拓不动摇。开展金融助力红色镇村发展行动,以5个烈士命名的红色镇村为主阵地,推广“红色文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模式。不断延伸合作范围,已与39家行政事业单位、19个商会、1个协会、2家国有银行、5家国有企业建立服务联盟关系,省联社签约单位落地签约率达100%。持续深化成果转化,与县卫健委合作,启动“数字化医共体十张网”建设;与县新农投合作,建成郑沟、廖庄2家“四务一体”普惠金融服务点,九龙口大闸蟹水产交易市场系统试运营初见成效。抓实“三长”服务模式,与苏州建湖商会组织共建活动,100多名商会企业家现场观摩家乡的银行,现场与5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发放贷款600万元。
二、以精细之心强化管理,提升企业运行质效
坚持目标导向与过程管理相结合,注重把精细管理的思想和要求贯穿于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聚焦管理中的核心问题,直击发展中的痛点难点,紧盯计划、进度、目标等关键要素,做到心里有标、有数、有底,确保手上抓实、抓精、抓细。
一是深化业务赋能转型。认真总结省联社专家赋能的成果和不足,组织条线部门充分研讨,优化3个重点项目赋能建设方案。深刻领悟“三台六岗”模式精髓,完善零售信贷模式转型方案,对信贷流程、产品制度、授信资料、调查内容等进行清单式固化,择优选聘4个岗位的专业人才。启动客户经理营销赋能行动,明确7家试点单位,由外部公司和条线部门联合推广系统化、标准化、模板化“三化”塑形工作方法,形成“日报、周报、周中预警、月度效能分析”的固定督导机制,半个月时间已走访客户1768户、电访客户9160户,新拓贷款655户、8311万元,新发贷记卡156张。
二是实施价值提升工程。以省联社“财务精细化管理提升行动”为契机,以价值创造为主题、以降本增效为主线、以利润中心为着力点,系统性推进价值转型,突出人均价值、人均效益、人均贡献度等现代金融评价关键指标,提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优化金融资产结构,强化资产抵补能力。制定财务精细化提升暨价值转型实施方案,完善业财融合价值导向体系,不断提升存款定价、贷款议价能力。至4月末,利息净收入达2.86亿元,同比增长6778万元,实现金融增加值2.72亿元、拨备前利润2.09亿元,增幅分别达32.55%、42.39%。
三是强化源头数据治理。成立数据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对信贷对公和个人客户信息、人力资源系统信息、信贷管户经理和核心机构信息等数据缺失较多的信息板块进行完善。将省联社核心业务系统、信贷系统、票据系统等作为生产系统,负责各项业务的办理。同时,自主建设流程银行平台,覆盖各条线业务管理的登记、审批、备案、后督等工作;建设风险监测系统、管理会计系统、绩效考核系统,提供统计分析、预警监督、考核激励等信息自动化方案;搭建大数据平台,作为各类系统的数据“总入口”和“总出口”,实现对所有数据的整理入库、调度跑批、数据交互、预警监控。
三、以精品意识树立标杆,打造核心竞争优势
围绕省联社“三个银行”和“十百千”建设要求,聚焦大零售、小微业务等特色化经营方向,坚持做小、做美、做特、做优方向,全力打造特色服务亮点,培育核心竞争优势。
一是在产品上持续创新。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快”的产品研发原则,面向零售信贷和财富类业务,打造钩子产品、拳头产品,夯实零售金融产品底座,已形成4个系列56个信贷产品,并明确20个主打产品。围绕县内有房产客户、按揭还款客户,推出“市民贷”“再易贷”等新产品,不断提升信贷产品适配度。针对1560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推出“新农信用贷”,已累计发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656户、5.66亿元,其中向正清米业等“链主”企业、顺达农机等农业龙头企业发放贷款25户、2.88亿元。
二是在流程上不断完善。打造网格化营销过程管理体系和线上化客群维护体系,推广普惠展业平台,组织专职人员赴省联社、先进兄弟单位学习使用经验,上线综合授信模型,完善3类客群模板,取消50万元以下个人贷款双流程,解放客户经理生产力,通过平台发放贷款4466户、10.63亿元。做实“三用”优化工程,及时向省联社反馈系统建设需求、跟踪项目落地进度,提升系统对业务的支撑能力。优化流程银行功能,收集流程升级需求,完善应用平台和基础设施架构,提升流程银行运行效率,当年已新开发流程功能29项。
三是在服务上更加贴心。实行“3110”服务承诺制,对存量优质客户提前3个月授信、提前1个月准备用信资料、提前10天用信资料准备完成,擦亮“建效快”服务品牌。围绕贷款申请“一张纸”,建立授用信操作指引和资料清单、必须调查事项清单“1个指引、2个清单”,确保客户从贷款申请到发放只要“跑一趟”。推动限时办结制、工作报告制、问题沟通制3项机制有效落地,将大额贷款办理时间压缩至两天,一般贷款当天申请当天放贷。建立包干服务制,明确每周二为固定走访日,根据网格区域,分层分类上门走访。(李明玉 严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