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邳州农商银行:深化信用体系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
更新时间:2025-05-09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富民增收的重要一环,是服务“三农”的压舱石。邳州农商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百姓”的市场定位,积极践行普惠金融服务理念,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为邳州和谐的金融环境贡献“农信力量”。
构建“党建+”多方共建机制,压实信用体系建设“深度”。以“党建引领+双基共建”为基础,持续推进“整村授信”工程,组建由客户经理、村两委成员、德高望重村民组成的“信用评议小组”,走村入户开展“背靠背”评议,将农户的诚信表现、道德品质、资产状况等转化为可量化的“信用积分”,全面推进农户建档评级信用体系建设。积极与市委组织部、地方金融监管局等部门共建,加强涉农板块与金融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互通,整合梳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清单,开展“千人授信支持万人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活动,进一步强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跨部门合作机制。目前,已完成全市43个行政村的信用建档工作,为33.83万农户建立信用档案,授信总额达251.72亿元。
强化“数字+”服务场景应用,增强信用体系建设“黏度”。将数字金融发展理念融入信用体系建设,数字赋能、双线并进深入推进授信业务,开发邳州农商银行微信小程序,实现信贷业务线上准入判定、保费线上缴存等功能。不断探索构建金融服务与信用建设相结合的大数据应用场景,邢楼镇家庭农场主刘培胜通过微信小程序申请“阳光E贷”,仅用3分钟就完成了从申请到10万元贷款到账的全流程。刘培胜的体验正是邳州农商银行数字化赋能的生动体现。目前,该行线上信用贷款余额1.1亿元,不良率控制在1.39%以下,实现了效率与风控的双提升。
创新“产业+”金融服务产品,提高信用体系建设“精度”。紧扣地方产业特点,推出“产业链信用贷”。以“一产业一方案”为原则,精准对接大蒜、银杏、板材等主导产业的金融需求。该行通过深入调研产业链各环节,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信用联合体,将核心企业的信用优势延伸至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农户,形成“以点带面、全链受益”的信用共享机制。积极探索“信用+订单农业”模式,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为签订订单的农户提供免抵押、低利率的信用贷款,动态监测产业链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确保信贷资金精准滴灌。
抓好“宣传+”信用知识普及,拓宽信用体系建设“广度”。建立健全信用及金融知识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借助“金融教育宣传月”、金融知识“五进入”等活动,全面加大信用知识宣传力度。除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等传统工具外,还推出短视频、直播、微信推送等新媒体宣传方式,群众可以“点对点”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一步激发群众学习征信、了解征信的热情。在营业部信贷服务大厅,设立征信服务驿站,提供征询查询、征信解读等服务,使“人无信不立”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争当信用户,争创信用村”的文明新风尚,有效推动农户转变观念,营造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
从“金融输血”到“信用造血”,该行通过将金融服务、科技赋能、产业支撑、文化培育有机融合,探索出一条具有邳州特色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之路,为打造“诚信邳州”、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金融智慧。(胡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