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营管理 / 经验介绍 / 张家港农商银行:强化地方法人银行责任担当 驱动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
  • 张家港农商银行:强化地方法人银行责任担当 驱动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

    更新时间:2025-09-24

    查看详情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科技金融已成为驱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关键引擎。张家港农商银行作为地方法人银行,始终秉承服务地方经济、助力科技创新的理念,将科技金融置于战略发展的核心位置。通过不断探索创新,致力于为张家港地区科技企业提供精准、高效、全面的金融服务,推动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为张家港建设具有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贡献金融力量。

一、创新科技信贷产品体系

1.风险补偿类产品全覆盖。该行积极参与政府主导的各类科技金融项目,实现了省级、市级、区/县级政府风险补偿类信贷产品合作的全覆盖,如省级产品“苏科贷”“专精特新贷”、市级产品“科贷通”、县级产品“科技贷”等政策类专项产品。这一合作模式有效分散了信贷风险,为科技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及便利。例如,依托于市科技局、市财政局三方共建的风险分担类产品“科技贷”,提升了对区域内科技型企业的服务能力。在产品合作早期,该行通过主动对接,在全市银行机构中率先实现科技贷产品的“首单”落地,为某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培育基金。

2.全生命周期产品布局。针对科技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和风险特征,该行设计了一系列信贷产品,实现了对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覆盖。初创期:以“人才贷”“招才通”为主打产品,该类产品主要以信用贷款为主,重点扶持初创期,尤其是拥有创新技术和创业团队的企业。该产品适度弱化了企业财务指标要求,更关注创业团队的技术实力、研发能力、人才属性。通过建立包含企业资质、科研实力、风险缓释、股权融资等维度的评价体系,为企业提供快速授信。成长期:以“科贷通”“苏科贷”“专精特新贷”以及“苏质贷”为主打产品,运用资产资金池产品优势,结合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担保方式,为处于成长期的科技企业打造信贷产品,满足企业扩大生产、技术升级、市场拓展等资金需求。成熟期:主打产品涵盖银团贷款、并购贷款,实行“一企一策”的策略,为成熟期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同时,围绕商票以及应收账款电子凭证拓宽业务场景,积极对接全国性或地区供应链信息服务平台,为成熟企业供应链上下游公司提供便捷的综合融资服务。

二、强化风险能力建设

1.大数据智能风控系统。该行整合内外部数据资源,构建了全面的大数据智能风控系统,涵盖企业的工商信息、税务信息、法院判决信息、行内资金流情况等多维度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信用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评估,及时发现企业经营波动,并提前采取风险防控措施。

2.风险预警与处置机制。建立了灵敏高效的风险预警与处置机制。当风险预警系统监测到企业出现异常指标,如账户资金长期不动、工商处罚等风险信号时,系统会立即启动预警流程,告知管户客户经理,迅速与企业沟通,分析信号出现原因,及时制定应对方案。

三、专业化金融服务团队建设

1.完善科技金融的顶层设计。该行在公司业务部内成立“创新金融中心”,并设立“科创企业创新金融支持中心”,以科技金融与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开发与业务推动为重点,从组织架构上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服务的职能支撑。总行通过协调前中后台部门建立敏捷化组织响应科创金融需求。

2.稳步健全科技金融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尽职免责制度。该行在《公司授信业务尽职免责实施办法》中明确“针对科创类贷款产品或向其他科技型企业发放的贷款,在满足条件时可对相关管理部门、经办机构、经办人员、审批人员免于追责”;二是建立差异化审批制度。为提升该行科创企业服务能力,探索对于科创企业的差异化审批模式,区别于传统信贷依赖财务情况和担保条件的授信机制。通过对企业调研、数据分析以及多轮验证,基于企业资质、科研实力、财务指标、知识产权、风险缓释、股权融资等维度,开发了普惠科创型企业评分体系,包括授信准入和信用额度测算,同时配置专属审批团队提高审批效率。

四、深化各领域的合作

1.构建多部门联动机制。协调地方部委办局办银企座谈会,坚持客户走访,宣导各项政策、提供金融服务,共同推进地方金融高质量发展。例如,近两年,该行协同市国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大力推进地方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2024年,协助企业完成质押融资登记8.92亿元,并开展相关补贴操作。

2.深化中小微服务机制。坚持通过政府开发的“征像系统”及该行“网格化系统”持续推进主动服务,在张家港地区走访科技型企业超1000家。同时,将苏州市中小微协调工作机制及相关政策进行积极宣讲,做好客户需求摸排并及时跟进,提升客户的服务体验度。(陆余浩)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