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浮生半日》
更新时间:2018-04-28
车行到管阮村口放慢速度拐了进去。
沿路两排农家小楼、花圃、菜地。刚过晌午,有女人推着童车散步消食,路边三两老人坐在门前闲谈,一条黑白相间的庄户人家土狗摇着尾巴,慢慢走过。
降下车窗玻璃,隐约闻到一缕炭火煨猪头的香气。因尚未吃午餐,这一缕肉香着实勾魂摄魄。车继续缓慢向前滑行,上拱桥。眼前忽然开朗,两侧皆河道,东侧水阔处有分叉,叉尖上是垛田,田中有树有亭,不禁一惊。越桥再往前行三四百米,尽头是一青砖白墙院落,上书“郑板桥墓”,不期而至,再是一惊。
下车拜谒。正门紧闭,从右侧进,得见一四方小院,西北侧修竹一丛,厢房空无一物,亦无人值守。出小院,踱步向西。接在院落西墙有普通瓦屋两间,贴了春联,但也是柴扉紧闭。檐前有绳,上晾衣衣物一两件。地上,虾头、虾壳一摊,许是午饭佐酒的小菜。檐外,小径前有菜地一畦,向河边斜塌过去,种了葱、蒜、韭、莴笋、马兰。暮春时节,葱开过花顶上结了果,蒜已经起了苔,春韭割过了头茬,再长出来的油绿、鲜嫩。抬眼向西,水面波光粼粼,开阔处又见分叉,叉头临水有榆树一株,榆钱串串,叉上垛田油菜花已经开到了顶部,菜荚郁郁青青。有水泥挂桨船“突突突”驶过,船上男人三四,一人掌舵,两三侧坐船沿,须臾间,河道又恢复了午后的宁静。
某人要寻地出恭,索性,我就地闲逛起来。沿来路往回走,不几步,又闻得卤肉香。闲谈的老人抬眼打量我这个不速之客。乘势,与之攀谈起来。一问得知,肉香大概是西风送来的,水乡鸡、鸭、鹅多,河西有一家人专门卤猪头、鸭、鹅子等熟食,待下晚推上大垛街上卖。
循着肉香往南,又至拱桥上。凭栏临水,春风过耳。桥下,有男人立在船坞上垂钓,钩上的饵被机灵的鱼儿啄食了也不恼,不慌不忙,拎起装上红虫再抛下便是;有七八十岁的老嬷蹲在河坡豆苗丛里,一手执钩刀,一手拨开蚕豆苗寻婆婆丁,腕肤枯皱,镯子却灿灿亮。岸边,有肥喜鹊立在屋后枝头,偶尔上下窜跳,嘁喳一两声。临水人家,女人端一盆衣物出门,拾级而下,蹲到船坞上哗哗汰洗,惊了鱼儿,垂钓者依旧泰然自若,并不挪窝。
浮生半日,饮食男女,蓬头素面。《偶然作》曰“不仙不佛不贤圣”,这一刻的管阮熏风自是得了板桥遗韵,由不得自主,人便已经是一头栽进去了。
(东台农商银行 张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