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妈妈的电话》
更新时间:2018-08-30
办公室里少了一人,工作量陡然增加了起来,每天都好像一只陀螺,转个不停。
这天,收发的文件又多了,收完一个又冒出一个,手边还有一堆亟待处理的事情,办公室里也只剩下我一人,情绪已经到了快要崩溃的边缘。手机又在响个不停,从规定的6点下班时间开始,妈妈已经打了快有10个电话了吧。一开始告诉我外面下着雨,她在我家阳台外晒了衣服忘了收回来。再来又问我何时回家,过了会又打电话说她冒着一头雨把我女儿送回家了。接着,隔一段时间就打来一个电话询问下班的时间,我的语气自然不会好。看着外面淅淅沥沥的小雨,再看着堆积如山的文件,想着她还要等我回家后才能回自己的家,我叹了口气,只能挑一些着急的事情先简单处理了就准备回家。到了楼下车库,看见爱人的电动车已经停在里面,我打电话给妈妈,她还在我家。顿时火冒三丈,既然家里已经有人,何苦一直打我电话,为什么自己不能早点回家呢?我在车库门口等她,她从楼梯那头慢慢地往下走,还在高声喊:“帮我把电动车推出来”。我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紧闭着嘴,脸阴沉着。她喊了几声,看我不睬她,也生气了,下来骑了车一句话不说也就走了。
到了家,我开始有些后悔。外面还下着雨,她骑车又不是太老练,情绪又不好,是不是安全到家了。估摸着时间,我让女儿打电话给她,铃声响了很久,还是接了。女儿亲亲热热地喊了声:“奶奶,你到家了吗?”她在那头说没有,其实我已经听到她走在房间地板上的脚步声了。过了会,我又让女儿跟她视频,她赌气似地把摄像头对准了天花板,说了没两句也就挂断了。知道她安全到了家,我也就放松下来,在沙发躺了躺,刷了会微博,存了几个表情包,顺手发了朋友圈。九张图中最后一张,是个“饿”的表情,发完没有多久,手机又响起来了,依然是妈妈。她那边声音有些不自然:“你还没有吃晚饭?”“嗯,我也不饿就是了。”“冰箱里有鸡腿,你热一下就可以吃了。”“好。”挂了电话,我打开冰箱,真的有一个我最爱吃的那种风干腊味大鸡腿,用保鲜膜包得好好的,静静地放在冷藏格里面。女儿暑假,大都在妈妈那间屋子里做饭,我们这难得开伙。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出于什么考虑在这里还留了食物。上了一天班,已经没什么食欲。站在冰箱前良久,有些感伤。妈妈暑假来带女儿已经有一个月了,这一个月,我觉得是我在迁就她。迁就她一个劲地叫女儿练琴、看书、学习,唠叨别人的小朋友怎么刻苦,全然不顾女儿的感受;迁就她一到周末就想上街逛逛,虽然觉得累再忙下雨也陪她出去走走;迁就她怕她孤单,每回吃了饭还陪她聊会天再走;迁就她跟我说张家长李家短,各种光怪陆离她却深信不疑的故事。却忘了她跟我说女儿的调皮时我的不耐烦,忘了陪她逛街时的匆匆忙忙,忘了她在这又要做饭又要送女儿去各种辅导班的辛劳,忘了她的孤单、无聊和日益老去。
工作是我作为成年人在这个社会安身立命的根本,我却把这种负面情绪转移到妈妈的身上,如此熟练,不顾后果,无非就是仗着她爱我。女儿出生后,我一直说我要做一个和她一起成长的妈妈,对于她成长过程中的每一点变化我都小心翼翼,抱着谨慎学习的态度不断反省自己。却从来不去考虑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女儿,妈妈一天天老了,慢慢像个小朋友一样,会耍赖,会抱怨,在陌生的地方也会没有安全感,我却一直以为她还是铜墙铁壁,仍然要她去为我遮风挡雨、排忧解难,仍然要求她如同年轻时一样独立、理智和与时俱进。她本来可以和爸爸在老家相互依靠,安度晚年,生活在她熟悉的环境里,安排好自己的闲暇时光。是我,需要她的照顾,硬是让她一个人背井离乡来到我的身边,心安理得地享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却又丝毫不顾及她的感受。
第二天一早,妈妈如往常一样,七点就来了。我走时,她从厨房里跑出来,把两个上个周末她特地回家拿的甜玉米塞到我手上,好像一点也记不得昨天的冲突。我转身开门,眼眶有些红了。到了楼下,电话又响起,还是妈妈。我调整呼吸,按下了绿色通话键,轻声地问道:“妈妈,什么事情呀”……
(兴化农商银行 吴卫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