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时代在变,初心依旧——老刘头的改革开放四十年情缘》
更新时间:2018-10-11
场景一
“中国之声为您报道: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于今日上午9:30正式开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主旨演讲。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说: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一座别致的农家小院里,主人公老刘头正悠闲地倚在细竹编制的躺椅上,手上端着个小茶壶,时不时抿上一口,双目微闭,悠然地听着收音机里播报的新闻,竹椅摇晃得“咯吱咯吱”响。门口的小白猫也在寻到一处阴凉后,慵懒地梳理着毛发,岁月一切静好。
“老刘头!老刘头!”屋外猛然传来一阵敲门声,好似平静的水面上落下颗石子,荡起阵阵涟漪。被唤醒的老刘头,放下手中的茶壶,趿着拖鞋,跑到门口推开了院门。敲门的不是别人,是队长老李,只见他身后还跟着两个着一身正装手提公文包的年轻人。“老刘头,我跟你说啊,现在国家政策好啊,总书记说要搞乡村振兴,镇上农商行就把金融服务送上门来了!”老李很兴奋,“他们现在办这个‘整村授信’工程,就是对信誉好的农户上门走访调查,给一定的贷款额度,支持农户搞经营搞发展。你儿子不是和人一起包工程嘛,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够意思吧老兄弟!”老李身后的年轻人也上前一步,握着老刘头的手,满面笑容:“老师傅好,我们是镇上农商行的客户经理,听李队长说您当年还是村里有名的万元户,今天特地来拜会下,了解一些基本情况,打扰您休息了!”“不打扰不打扰,老李净给我戴高帽,年轻人快快来屋里坐,外面晒人,我给你们倒杯茶。”说罢,老刘头利索地洗上3个茶杯,从柜子里拿出过年小辈们送的安吉白茶,摩挲着袋口,先抖出些许,想想又狠心倒上一大截。一旁的老李暗暗窃笑,“这老刘头,平时和他讨点白茶喝,跟要他命似的,这会倒大方!”
不一会,几杯热腾腾的茶水便已泡好,来访的年轻人从公文包里拿出纸笔,一边和老刘头聊着家常了解情况,一边笔下也不含糊地记录着。当老刘头的目光随黑色水笔移动,眼神也变得有些游离,这样的场景好熟悉、好熟悉......
时光逆转,一段尘封已久的记忆也随之唤醒。
场景二
那是一年夏天,一个身着白衬衫、卡其喇叭裤的青年,骑着“永久牌”自行车在石土路上疾驰。只见他稳稳地坐在车座上,两眼紧盯前方,双手紧握车把,双脚交替用力地向下蹬着踏板。慢慢地,他越骑越用力,小小的自行车开始左右摇晃,车轮下荡起阵阵土灰。前方一座学校也慢慢出现在视野中,只见车头拐了弯,车身便“嗖”的驶进了学校大门,青年踩住刹车,跳下车便跑向不远处的操场。
操场上人头攒动,所有人都簇拥在一张红榜前,青年也不例外。他冲进人群,挤到榜前死死地盯着红榜上的名单,上下扫视,生怕漏过了某一处。不出半晌,像是找到了什么,青年双手紧紧把住红榜,眼睛贴在纸上,看了一遍又一遍。那一刻,时间仿佛定格,直到青年无力的跌坐在地上,周围又回到起初的喧闹。328分,是的,他落榜了。
那个青年便是老刘头,或许那会应该称他小刘更为贴切些。小刘大名刘建军,顾名思义出生于7月1日建军节,是个地道的上海人,1969年的时候响应国家号召,17岁的小刘作为知青来到了扬州某公社农场。下乡前,刘建军本是上海卢湾区鲁班中学的学生,本想去建设兵团,意外被下放到了扬州锻炼,没想到这一锻炼便是半个世纪,成了一个地道的扬州人。据小刘自己说他祖上和三国里的刘皇叔有点边边角角的关系,可能就是些旁支血脉,毕竟也无从考证。恰恰好,小刘骨子里也有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情壮志,颇似刘皇叔小时候指着桑树道“羽葆盖车”的意味。只可惜虽有老祖宗的豪情,却少了些许前人的时运。知青返回原籍的时候,因为插队时候犯的小错误没被通过,城里回不了了,空留一腔热血在农村。后来,在当地成了家,算是扎根落户。恰巧赶上1977年恢复高考,小刘心里这个激动啊,到处托人讨资料开证明,好不容易拿到了1978年高考的参考资格,白天在公社上工,晚上挑灯夜读。只可惜,那年全国有610万人参加高考,录取人数仅40.2万人,录取率不足7%,小刘自然不在其列,当年江苏省的理科分数线是340分。
落榜后小刘带着遗憾回到了家中,继续过起了在公社上工谋生活的清贫且平凡的日子。当时样样农活都能干的全能农民一天可以拿12分的工分,折合下来算是2毛7分钱,上满工时一个月也不足80元,平时的日常生活用品都要买,根本不够花。而小刘作为知识青年出身,体力自然不如土生土长的农民,他在农场主要负责照看猪仔,平均一个月也就30来元,加之小刘对生活有些城里人的别样考究,日子过得可想而知。然而这一年在中国历史上注定也是不平凡的一年。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18个按有红色手印的“生死状”,搞起了“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期,“改革开发”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场景三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您报道,小榄公社埒西二大队第二生产队社员黄新文,1978年靠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所得和发展以养猪为主的家庭副业,全年总收入达1.07万元,扣除家庭副业的成本,纯收入5900多元。”案台上的红灯牌711型电子管收音机里悠悠的传来一则扣人心弦的新闻,正在饭桌旁伏首吃饭的刘建军,猛然抬头,含着饭菜呆呆地望向案台,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则新闻就好似点点薪火,点燃了老刘头(或许这会称其为小刘更为贴切些)内里早已干瘪的草原,重新燃起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这是新中国出现的第一个农民“万元户”。一时间,全国各地或亲临、或来函,向黄新文请教致富经的络绎不绝。刘建军也不例外,听到新闻的当天,他就去报亭买了报纸,在报纸上找到了黄新文生产队的地址。回家后,刘建军绞尽脑汁,组织了一晚上的语言,写了满满数页纸,从赞美黄新文到介绍自身情况再到求经讨教无不详细至极。第二天一早,他便跑到邮局,在小心翼翼反复核查、确认地址无误后,花了8分钱邮费,寄出了这封沉甸甸的求富信件。随后的日子里,刘建军成了当地邮局的常客,每天从农场下工后,都要去邮局“报个到”——看看有没有从安徽来的信件。结果可想而知,在苦守数月无果后,他又不死心地重寄了几封信件,依旧石沉大海。
不甘于就此错过致富良机的刘建军在一天放工回家后,和老婆在家里开起了“家庭会议”。“黄新文那边估计是没戏了,别人的致富经验我们也不一定就能生搬硬套,但他是农场养猪的,我也是农场养猪的,好歹我还是个知识青年,没理由他能发财,我就不能!”刘建军恨恨道。老婆自问他有什么打算。“包农场,自己干,我也搞个生猪养殖,不创收万元誓不罢休!”随后,两人在家里翻箱倒柜,盘点起了家里的现有资产。然而家里扒了个底朝天,也就找到800块钱左右的现金和老存折,细算算还有些差距。
后来小刘老婆耐不住小刘的唠叨,带着孩子腆着脸回娘家求援。娘家也不宽裕,再加上还有兄弟没成家,老父母也只能拿出200元来支持他们。唯一的好消息就是两家在生产队还有300元的分配钱欠着,刘建军赶忙让老婆去集市打了斤五花肉,请队长搓了顿牙祭。队长表示集体效益不好,欠着分配钱暂时肯定是没着落,但是队里可以提供建猪圈的地基和5亩地15年的承包权。
就这样,刘建军开始了自己的养猪致富梦。从呼朋唤友帮忙建猪圈到连夜去外地选猪仔,忙得热火朝天。天公不作美,赶上上海白猪价格上涨,手头的钱花去十之七八,才勉强把养猪场搞起来。之后,夫妻俩天天守在养猪场,没日没夜照看猪仔,“嘘寒问暖”、悉心照料,生怕“伺候”得不周到。当时猪肉9毛钱一斤,一头200多斤的成品猪可以卖到近200元,小刘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去看他的猪有没有多长个几斤。
然而,猪崽子是每天都在长,猪饲料的消耗也是每日剧增。由于当初选购种猪的时候花费的钱比预计的要多,很快刘建军手上的资金就开始捉襟见肘。眼看还有几个月猪仔才能卖钱,刘建军开始厚着脸皮和人赊饲料钱,可这毕竟也不是长久之计。迫于无奈,夫妻俩又开始走亲戚借钱,那年头老百姓都不富裕,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再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和解放后个体经济发展政策的变化,人们对个体经营心有余悸,认为说不定什么时候政策又会改变,所以大多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走了一圈,对于敢于先吃螃蟹的刘建军,没有几个亲朋愿意伸手帮忙,不管刘建军如何信誓旦旦的保证,都担心他偿还不了。
那段时间,小刘夫妻俩是茶饭不思。
场景四
“中央新闻广播电台为您播报,今年以来在在中国农业银行的领导和管理下,我国农村信用社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红灯牌711型电子管收音机仍在认真工作。
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让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的思想。此后,党对农村政策和城市政策作了较大调整。同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决定把信用社交给农业银行管理,农村信用社进入恢复发展期。
“建军,你说我们去找信用社贷款成不?”小刘老婆偷偷瞄了他一眼,怯怯地说。“你以为信用社是你家开的,家里啥都没有,你说贷款就能贷款了!再说你晓得现在镇上信用社放贷款的农金员是哪个?是二中队的王八子,他能放贷款给我?痴人说梦!”刘建军愤愤而言。
刘建军话里的“王八子”大名王守规,是镇上的农金员,两人还有一段小插曲。当年小刘刚下乡的时候,遇上了现在的老婆,一见倾心,便猛下攻势,而小刘老婆当时还有一个追求者——就是王守规。作为了本地人的王守规如何肯让刘建军这个外地人插足,两人争风吃醋互不相让,还闹出了笑话。一日夜黑风高,两人在农场旁的靶场上来了一场“中世纪的骑士对决”,其实也就是一时气盛约了一架,可巧的是动静太大被守夜的农户看到了,给报到大队,两人自然少不了挨一顿批斗。最后小刘虽然赢得美人归,但这件事也成了他的政治污点,在知青返回原籍时被卡了一道,也就是前文所说的小错误。如今时隔数年,两人都已成家,但却彼此再无来往。
在猪饲料持续减量的第七天,猪圈里的猪崽子们都耷拉着耳朵,缩在阴暗处,待到刘建军用竹竿吆喝才不情愿地挪到太阳下喝点泔水,小刘老婆急得蹲在地上偷偷抹眼泪。那一天,太阳很晒,晒得刘建军本来略有点黝黑的脸庞一片赤红,儿子奶声奶气地说:“爸爸今天不像刘备,好像画上的关云长。”小刘自嘲地笑了笑,半晌才起身跌跌跄跄地走了出去,留下一根周身泛红的竹竿。
镇上农信社外,一个身着工装的男子,提着帆布包迈着碎步,悠然地走在路上。想到晚上回家老婆烧肉,王守规就有点小兴奋,不禁从怀里掏出3毛6分钱一包的大前门,摩挲几下,忍痛弹出一根烟卷,就准备点上。忽的,一个红色烟壳映入眼帘,“王主任,抽我的吧!”来人正是刘建军,“呦,这不是刘大老板嘛,几年不见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啊,都抽5毛钱一包的牡丹烟了。”面对王守规的揶揄,刘建军面颊上闪过一缕红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赶紧弹出一根烟卷,就要点火:“以前是我不好,那会年轻不懂事,对不住您,我服输了,今天来有点业务上的事求您帮忙!”一听和工作有关,王守规立马正色,挡住了刘建军点火的右手:“先说事情,先说事情。”小刘觉得搞个体养殖,亲朋都避之不及,怕是银行更不会批贷,就自作聪明,扯了个幌子,说家里房子要翻建,手头有点紧,想贷款500元。王守规是个工作狂,工作上的事,不是一般的上心,当即就说要到小刘家走访调查下。小刘也就领着他回了家,招呼妻子安排晚饭。
王守规在小刘家转了几圈,问了他一些房子翻建上的事情,有些问题诸如材料、用工、人员上都问得很细致,虽说是扯的幌子,小刘也做了些功课,大体能说上一些。王守规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却一时也找不到具体头绪,就推说老婆在家等吃饭,托词先回家了。
“你说王八子会贷款给我们吗?” 晚饭时小刘老婆问小刘,“谁知道呢,死马当活马医吧。”刘建军话音刚落,屋外传来一声大喊“好你个刘建军,缺心眼的东西,我好心帮你,你敢诓我!”来人正是王守规。原来他回家是假,偷溜着和周边邻居打听小刘的情况,一连跑了数家,都没听说刘建军要翻建新房,只晓得他养猪到处借钱,被骗的王守规气冲冲地跑回去找刘建军算账了。“你老实和我说,你要钱到底做什么,是想骗国家钱,这是犯罪!”小刘被问得面红耳赤,只好实话实说,把养猪场的现况和盘托出。
“带我去猪场,愣着干什么?快走啊!我媳妇还等我回家吃饭呢!”刘建军有点懵了。在王守规的催促下,连忙带着他去养猪场看了猪仔,仔细考察了承包的农场,这次刘建军可不敢再说谎了,有一是一,就和当初上学回答老师提问一样,都说了出来。一番了解盘点后,王守规掏出口袋里的大前门,撕下烟壳,拿笔让刘建军在上面写了简单的贷款申请并签了字,随后王守规自己也后面补上一行:“经实地走访,情况确实无误,建议批贷。农金员:王守规”。
“明天,我给我们主任批下,没什么问题的话就通知你来提款,但是和你说好了,按时还款不能延误!”王守规叮嘱道。“一定,一定,这个你放心,贷款绝对不拖公家的,就算猪仔子卖不出钱,我倾家荡产也要先还你们钱!”刘建军信誓旦旦。“没想到你不记仇,还肯帮我渡过难关,大恩不言谢,这包烟你一定要收下!”说着拿起烟就要往他口袋里赛。王守规立马躲开,快步走出去:“你当我是什么人,我们农村信用社本来就是帮助农民发展的,只要农户守信爱信,我们就一定在农民身边。”小刘看着他在夜幕下渐渐模糊的身影,内心如潮涌般久久不能平静。
后来的故事就简单了,改革开放后全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而刘建军的“万元户”名头也绝非老李头的大吹法螺。
“老师傅您家的情况我们了解得差不多了,等您儿子回家您和他招呼一声,要是有资金上的需求,欢迎随时来找我们,我们农商行永远是农民的好朋友!”农商行青年客户经理的话将在沉浸在过去回忆中的老刘头给拉了回来。“好,好,谢谢你们!”
看着青年客户经理渐渐远去的身影,老刘头不禁想起了当年的王守规,“快四十年了,时代在变人未变,初心依旧呐!”
(江都农商银行 王程)
注:本文获江苏省国资委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征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