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散文:《意恐迟迟归》
  • 散文:《意恐迟迟归》

    更新时间:2018-10-24

    查看详情

某个冬日,寒风萧瑟、呵气成霜,上班前,我吩咐站在门前的老妈:“天冷,晚上早点儿睡。”

“你说什么?”老妈习惯性耳聋。

“晚上早点儿睡!”

“你说高点儿,听不清。”她靠上前来。

“早点儿睡!”

“什么水?冷水还是热水?”

我默默无语,钻进车里上班而去……下午,朋友拨来一个电话,喊几个家庭晚上一起小聚,下班后,大家聚成一桌,三两杯老酒,一句接一句的神聊,饭后K歌,一首又一首的高歌,当一群人尽兴地走出音乐派时,已是午夜时分,地面无声无息地铺上一层薄薄的雪,驱车到家时,看到老妈屋里仍亮着灯,我吓了一跳,车还没停好,她立即开门而出,此刻的她好像一点儿也不聋了。

“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睡?”我不无惊讶。

“在哪儿的?怎么到这么晚才回来!我不放心。”老妈颇不开心。

“又不是小孩子,以后不要等我们,你早点睡。”我不以为然。

从此以后,估计回来得晚,我还是提前跟老妈说一声,免得她等。可是一如继往,晚上回来,车未停好,老妈屋里的灯瞬间亮起,开门出来张望,原来她在黑暗里坐等,此刻的老妈不仅不聋,而且有着超强的判别力,准确地判断出我的车子回来了。

中秋节下乡,一家人团聚在饭桌上,聊着聊着,小叔子说爸妈晚上不知在干什么,睡那么晚,去年小年夜,他收账回来,已是下半夜,冰天雪地的寒夜,他们屋里仍亮着灯。公公婆婆这才说起小叔子回来得晚的时候,他们总是坐着等,直到他的汽车声在屋后响起,才放心地灭灯睡觉。我们安慰他俩,儿女都是50多岁的人了,不需要他们操心,只需安心睡觉。

前几天,女儿去俄罗斯出差,航班到达莫斯科是当地晚上7:30,换算成北京时间大约夜晚11:30左右,我和老公平时很少看电视剧,这天晚上,两人靠在床头,一集接一集地看着《月嫂先生》,直到午夜十二点左右,女儿发来微信:“平安着陆”,并发了一个定位。我们的心也着陆一般,老公如释重负,立即关掉电视,我忽然想到雪夜老妈屋里亮着的灯光、想到公公婆婆灯下枯坐的身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年少不知书中意,读懂已是书中人。

(如皋农商银行 黄亚芳)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