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散文:《校园民谣》
  • 散文:《校园民谣》

    更新时间:2018-10-24

    查看详情

要不是时光太动听,那些琴弦上的往事不会被人纪念。

——题记

很久没有刻意去听校园民谣了,它似乎已经与现在的年龄层次不符。“青春、校园、理想、精神、民谣”,这些词被逐渐剥蚀,远离,似乎都留在了泛黄的过去。周末一个人开车出去办点事,随手放了张校园民谣的CD,里面唱着第一首歌曲是《关于理想的课堂作文》——“是谁第一个打破了沉默,是谁第一声唱出老歌,是谁又提起从前的约定,那关于理想的课堂作文”。最感人的永远还是那些最容易共鸣的对旧日时光和纯净情感的感慨和怀念,即使我们已经远离最容易产生这样的感慨和怀念的校园,遂又想起曾经极度喜欢如今仍然热爱的校园民谣,浅吟低唱,娓娓道来。它唱的那个年代,每个人都会经历;它唱的那些故事,每个人也都似曾相识。那里有最美丽的青春,以及由此而来的不可名状的记忆。

1994年,《校园民谣1》的出版,恰如平地一声雷。其中的作品,《同桌的你》《谁在我上铺的兄弟》《流浪歌手的情人》等成为大陆民谣创作中最闪耀的亮光点,传唱至今。1998年,我到乡里面的中学读初一,男女生之间早已不再为三八线而争执,有的男同学已经开始会唱“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初一(7)班刚刚毕业的班主任,脸上还长着青春痘,和男同学称兄道弟,还会开着玩笑说“今天体育课取消了,隔壁班的女孩不会经过窗前,你们就不要向外张望了”。教英语的女教师不过二十出头,还兼我们的音乐老师,她教的其中一首歌叫《童年》,张艾嘉版本的。很多很多朦朦胧胧的情愫,就在一首首歌里被唤醒,我们喜欢买最漂亮的笔记本,里面抄写很多的歌词,周边附带还会贴上喜欢的贴纸。毕业时,喜欢在同学录上故作有文采地写着这样的歌词,“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

大学时手里有了生活费,跑到瘦西湖校区隔壁柳湖路边上的音像店买过老狼正版磁带《晴朗》。大一期末英语口语考试,用笨拙的英语回答喜欢读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英语老师的问题。有些想答的话实在用英语表达不上来,便用歌词“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上一个温暖的现在,你始终不明白,每一个真实的现在,都曾经是你幻想的未来。”老师笑了笑,还是给了我口语一个不错的分数。大一临近元旦节,宿舍同学相邀去医学院那边买学校的明信片寄给自己曾经的同学或老师。想起那个一直纠缠不清的男孩名字,寄了张明信片,用沈庆的歌词去诉说自己欲说还休的心理,“总有些事是聪明如你也不能预言,总有些话语是年少时不能了解,总会有一些简单的遗憾简单的一如从前,总会有一些改变随着这岁月变迁。”2016年,老狼在《我是歌手》演唱《虎口脱险》,还和多年好友高晓松合体演唱《谁在我上铺的兄弟》,让许多观众还有我不禁追忆那个校园民谣无比风靡的年代,但也仅仅如此。

与那个吟诵青春的纯粹时代已经相隔二十余年,没有人再会去唱“谁还不知不觉叹息,叹那不知不觉年纪,谁还倾听一叶知秋的美丽”,久远的距离让我们已经可以用“传说”来称呼它,我们也仅仅是通过书本、音乐或者视频访谈等途径,得知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老狼用沙哑的喉音铺开了青春第一场幕布,然后那些细小的音符聚合发出强大的力量,影响整整一代人的青春。回家后翻看李鹰的《校园民谣志》,黄晓茂、宋柯、高晓松、老狼、沈庆、付志昱、杨丹涛、郁冬、赵节、逯学军、贾南、水木年华……“这些扬起的低垂的陌生的熟悉的脸,这些欢畅的惆怅的悠长的歌唱的岁月”。在这本书时能看见许许多多熟稔的名字,它们曾经和着吉他的简单和弦,在北大、清华、北工大的草坪上每夜每夜熠熠发光,一部分闪亮至今,另一部分则早早被湮没。但当时空气中酽酽的音乐气息却在许多人心内盘桓不去,那些旋律有的单薄得甚至禁不起推敲,却在苍白的夜里直指人心。书里那些零星埋在许多人记忆深处的细节,细密,亲切,安静地给人回忆的力量,等着懂它、记得它的人去回溯,去想起血液里流淌的青春。

(泗阳农商银行 张惠)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