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家乡小河的前世今生》
更新时间:2019-06-05
我的家乡在苏北的一个小乡村,村旁边有一条小河——古黄河。据说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向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这条小河就是清朝咸丰年间黄河改道留下的,所以老人们称她为“古黄河”。
因为老家拆迁,记忆中的乡村都被现代化的新农村所替代,居住在城里的我们很少有机会回去了。前几天我回了一趟老家,看望亲戚之后,专门到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去走了走,想寻找一下儿时的回忆。驱车来到河边,眼前的景色让人意外的陶醉,我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行进的脚步。
这是我记忆中的小河吗?清澈见底的河水、平坦如漆的大道、整齐划一的果树、设计新颖的小桥,平静的水面上几只野鸭悠闲地游着,河岸边几只白鹭自由地觅食,还有那垂柳露出嫩嫩的似见非见的绿芽,几株迎春花羞涩地开放着……这就是家乡的古黄河。
在不远处就是全国最美十大乡村官路社区,也是老家拆迁安置的小区。原来拆迁留下的土地变成了一片一片高标准良田,河边的小路也变成了宽阔整洁的古黄河观光大道。沿着观光大道继续前行,映入眼帘的是银杏园、核桃园、梨园、猕猴桃园、鲜食玉米基地、万亩果园、稻蟹养殖基地、稻虾共生基地、万亩莲藕基地……
行驶10公里左右,来到了全国最美乡村示范村高党村——古黄河畔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百余幢气势非凡、庄重典雅的新农村建筑,矗立在古黄河岸边的绿树花丛之中,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杨柳拂面的街道、农民离乡不离土的村办工厂、可以容纳百人的乡村大舞台的活动中心、可以品茗论酒的农家小餐馆……仿佛就是黄河岸边的世外桃源。
思绪又回到了小时候。这条河的河水还是很清澈的,河边被嫩嫩的青草覆盖着,水中到处都是自由的鱼儿游动,岸边还有洗衣服的、纳凉的、割草的、放羊的……一到夏天,村里的小伙伴就会相约到河里洗澡,有时候为了洗澡还会逃课。经常有同学向老师告状,我们也因此会被罚站一起晒太阳。但是这种小惩罚根本阻挡不了小河的诱惑。这条小河不仅是小孩子的天堂,同时大人们也一样离不开她。村里的女人们把家里的衣服拿到河里去洗,在河边的石头墩子上用木棍敲捶打,边洗衣服边说笑,敲击声和说笑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演奏乡村美好生活的交响曲。
曾几何时,记忆中的她杂草丛生,几近见底的河水浑浊不堪,干涸的河床上到处是垃圾,全然没有了儿时的模样……改革开放以后,因为村里把这条河承包给了个人进行养鱼,岸边盖起了养鸭的棚子,渐渐的河水失去了往日清澈,还有刺鼻的气味,再也没有人去洗澡了,河床长期没人养护,河水也逐渐减少直至干涸……
值得高兴的是,政府没有忘记她,一个打造古黄河旅游风光带计划让我看到了今天的美景。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全新的古黄河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看着崭新的河道,与记忆中的旧河道,似乎有许多不同,却又重重叠叠,交织在一起。但小河还是那条小河,我对她还是那份儿时的依恋之情,永远无法割舍。
(睢宁农商银行 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