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散文:《塔尔寺,十万个长头的虔诚》
  • 散文:《塔尔寺,十万个长头的虔诚》

    更新时间:2019-07-12

    查看详情

真的到了青海,才知道,这里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流传着美丽动人的佛教故事,神秘而又庄严,给这个古老的高原增添许多空灵的魅力。

自西宁行车半小时,即是此行的第一站,举世闻名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是仅次于西藏布达拉宫的我国第二大喇嘛教寺院,为纪念达赖一世和班禅一世的老师、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而建。寺庙始建于1379年,先有塔,后有寺,故名塔尔寺,历经扩建,规模宏大。寺庙周边是莲花山,远远看去,塔尔寺如同坐落在莲花宝座上,令人称奇。

这里也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大师宗喀巴的诞生地。相传大师出生时,其母剪脐带滴血于地,血渗入土中,数年后生出一株白菩提。菩提树向四方延伸,如身之四肢展开,是藏传佛教的法流渊源。后来,大师的母亲以菩提树为中心建成莲聚塔,其后,高僧仁青宗哲赞在塔左侧建成弥勒佛殿,如此,就有了塔尔寺,藏语称“衮木贤巴林”。

走进寺中,仿佛进入一个非凡世界。举目所见的天格外蓝,蓝得透明;云格外白,白得耀眼;川、树木、田野都那么明丽清新。在游览淡季来到这里,塔尔寺广场上游人稀少。但朝圣的人到处都是。他们散落在寺庙周围,一次次跪拜,五体投地匍匐,两手合十,向前直伸,磕下长头去,表示领会了佛的旨意和教诲。伏身,以手划地为号,起身,前行到记号处再匍匐,如此周而复始。信徒们认为,一生修行之中,至少要磕十万次长头,磕头时赤脚,才算真正的虔诚。

高原的阳光从湛蓝的天空满满地洒下,流溢在殿宇的金顶上,飞彩流光。又从金顶上滑下,跌落到广场上,所置身处便也是金光闪闪的了。

菩提树,在藏语里有宽宏大量、大慈大悲、明辨善恶、觉悟真理之意。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曾于菩提树下顿悟真理,因而菩提树被佛教尊崇为圣树。

真正的菩提树是第一次见到,迎着春日的阳光,走进它。树木枝叶茂密,郁郁葱葱,太阳透过树叶洒下金辉,一片片叶子都光芒四射。据说,如果你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当有幸在每一片叶子上看到一尊狮子;如果能得到一片飘落下来的树叶,则能祛病禳灾。菩提叶是佛的信物,能带来庇护和福佑。树下有一块巨石,上面覆满信徒们涂抹的酥油,贴满了硬币。传说宗喀巴之母当年从清泉背水回来,总要倚此石少憩,故称“憩石”。

菩提树下跪满了朝拜者,自发成排。据当地藏民说,之所以要磕十万个长头才可以功德圆满,是因为当年宗喀巴大师成佛时,所坐之处生长出一棵菩提树,有十万片叶子,每片叶子上都有一个佛像,所以要对这十万尊佛都拜到。十万,如何计算呢?不离身的佛珠可在信徒们磕长头时用作计数,还有石子、青稞一类的计数物件。那要用多久呢?磕满十万个长头,年轻人要用三个月时间,老年人要用半年多。

一杯酥油茶,几块薄饼,是朝圣者们每天的食物。阳光日日掠过他们黝黑的脸,他们念着我听不懂的经文。信徒们一生信佛、拜佛,生活简单纯净,无论寺中游人如何喧闹,都一脸虔诚,专心凝意,表情永远淡然。热闹似乎上演在另一世界,与他们毫不相干。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世间,纵横交错,来来去去,多多少少,患得患失。清楚地读懂自己的内心,或是平心静神地执着于一念,总得历经千万。要如何寻得一颗菩提心,做到不染尘埃,不乱心神呢?来到塔尔寺,震撼于一场十万个长头的虔诚,开始明白,或许真正的净土,是在自己心中。

(沭阳农商银行 胡玲玲)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