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柿子红了》
更新时间:2021-12-02
先生从老家带回来一篮柿子,个个玲珑得像小灯笼,惹人喜爱。这让我想起了家乡的柿子。
柿子红了,意味着冬天即将来临,山瘦去了,水瘦去了,连天空的蓝也瘦去了许多。季节,增添了寒意,人生,又多了几许薄凉。
记得小时候,家乡有一片柿子林,每到深秋,天空高远,云朵淡淡,山色如黛,空旷的田野里,一改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繁荣景象,变得简单、简约,含蓄而内敛,田野开阔辽远,没有什么阻碍视线了,可以极目远方。这个时候,光秃秃的枝干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黄里透红的柿子,把深秋点缀得格外明艳,远远的,火红的柿子林把深秋燃成一片红霞,美不胜收。
这里是孩子们的天堂。我们这些孩子,每天放学后不是回家,而是直奔柿子林,一群小伙伴尽情地在长了柿子的树林里欢歌笑语,一阵阵清脆的笑声在林子里传得很远很远……
玩累的时候,看着树上挂着红彤彤的柿子,它们像一串串糖葫芦,红艳似火,令人垂涎。小伙伴们都想大饱口福,有人提出想吃柿子,望着高大粗壮的柿子树,我们用力摇晃,可柿子树岿然不动,于是就有几个调皮的孩子自告奋勇,蹿到树上,摘几个够得着的柿子,然后分给我们几个,大伙你一口我一口咬了起来,咬下去才知道,柿子很涩,整个舌头都感觉麻木,很难受。后来才知道,未熟的柿子含有大量的鞣酸,这会使舌头感到很涩。没熟透的柿子又苦又涩,只有等到秋霜打过柿子,那才叫一个甜呢。
记得小时候我家屋后有几棵果树,其中也有一棵柿子树。我从小对柿子有着比常人更深的感情。这不仅因为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质严重匮乏时,柿子曾做过果腹的食物,更因为它几乎是老家唯一的水果。那个年代,在我们苏北老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柿子树,柿子树是最不起眼的树种,树皮黑硬且斑驳皴裂,乡下房前屋后,随处可见。它既受得了干旱考验,也能在贫瘠的土地上迅速生长,像极了淳朴的乡亲。从花开到果实成熟,所有的果树只有柿子树最省功夫,修剪打药环节都省了,而且柿子保存的时间也很长,一部分摘回家摆着,一部分就在树上挂着。到了冬季鸟雀们觅食困难,留下一点柿子,也是为了帮助它们过冬。这也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做法。
“一夜寒露风,柿子挂灯笼。”深秋时节,是老家一年中最美的时候。金黄和火红是乡村的主色调,大地正在温情地燃烧。此时,柿子才真正成熟了,摘一个熟透的拿在手上,薄薄的一层皮吹弹可破,轻轻咬一个小口,放在嘴里美美地一吸,一股清凉的汁液便流进嘴里,甜丝丝的感觉也随之在味蕾上绽开,那香甜滑嫩的感觉,充盈了每一条神经。
到了深秋,特别是初冬,树叶几乎落尽,没有任何的叶子阻挡,红透了的柿子沉甸甸地缀满枝头,它带着秋日最后一抹暖色,挂在枝间,孤寂高洁,微微摇曳,成为秋日里最绚丽的天然锦绣。
时光流转,又是一年深秋时,家乡的柿子又红了,那一盏盏高高挂起的红灯笼,照亮了秋天,也照亮了我儿时甜蜜而美好的时光,成为最温暖的回忆。
(沭阳农商银行 胡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