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散文:《我家小院的植物哲学》
  • 散文:《我家小院的植物哲学》

    更新时间:2025-08-21

    查看详情

我常年在异地工作,居住的老房子带一个不足二十平米的小院,直到有一年开春后院墙根冒出第一丛倔强的杂草,我忽然想在这里种点什么——不是为了装点,更像是给我漂泊的日子找个锚点。

最初从苗木之乡网购来的矮化大樱桃是个“刺头”。枝条总往斜里窜,像憋着股劲要冲破屋檐的限制。请农技站的邻居老张来看,他手里的修枝剪“咔嚓”一声,最张扬的那根徒长枝就落了地。“这树啊,得学会低头。”他用布满老茧的手指摩挲着切口,“养分就这么多,全耗在疯长上,哪还有力气结果?”我蹲在一旁看着渗出汁液的伤口,忽然想起刚入职那年,总爱抢着做超出能力范围的工作,结果纰漏百出,被主任温和地提醒:“先把基础业务数据学懂,比什么都强。”植物的生长规律在启示我先学会低头扎根,才能更好地向上生长。

修剪的哲学在蓝莓身上有了另一种诠释。它的枝条纤细,却爱密密麻麻挤在一起,像一群怯生生不敢出头的孩子。老张教我“疏枝”,要在交叉的枝条里选出最壮实的那根留下,其余的果断剪掉。“得给它们留出生长的空当,阳光照得进来,风也吹得过去,才能少生病。”我捏着剪刀的手有些犹豫,仿佛剪掉的不是枝条,而是某个不忍拒绝的请求。后来在处理协调一些棘手工作中,我渐渐懂得,适当的“留白”比事事应承更有效——清晰的边界里,反而能长出更从容的节奏。

浇水是门更微妙的学问。无花果耐旱,水多了会烂根,得等盆土表层泛白、叶片微微发蔫时再浇,一次就要浇透,让水流从盆底的孔里畅快地渗出来。葡萄却不一样,尤其挂果后,每天清晨都要给叶片喷水,像给忙碌的人递上一杯及时的清茶。我渐渐摸出规律:有的植物需要“克制”,有的则要“周到”。原来维系客户的相处之道,都藏在这 “浇水” 的智慧里。我们既要学会克制,也要懂得周到,而这分寸的拿捏,正是生活最细腻的修行。对待不同的人,就像照料不同的植物。有的人如无花果,性子沉静内敛,不喜过多打扰,你只需在他真正需要时递上支持,如同等盆土泛白再浇透的水,不多余,却恰好解渴;而有的人如挂果的葡萄,热情鲜活,需要时常的惦念与问候,一句清晨的问候,一次及时的关心,便像叶片上的水珠,能让彼此的关系愈发滋润饱满。找到平衡,才能让每一段关系、每一件事,都像被悉心照料的植物那般,朝着最好的方向生长。

疏果的过程最让人揪心。我的迷你盆景山楂树挂果时热闹得很,青绿色的小果子挤得枝条弯了腰,像缀满了微型灯笼。可老张说必须摘掉大半,每根结果枝上最多留三个果。“舍不得疏,最后个个长不大,还会把树累坏。”他教我捏住果柄轻轻旋转,那些看着饱满的小果子就落进竹篮,堆成青涩的小山。我想起曾同时遇到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和岗位晋升考试、技能竞赛考试,面对重叠的考试,笔在报名简章上悬了又悬,既想抓住资格证的 “敲门砖”,又舍不得晋升考试的“台阶”,更放不下技能竞赛里崭露头角的机会,总觉得“多抓一个是一个”。熬夜熬到眼底出血,却哪个都没做到完美。原来人生和植物一样,懂得舍弃,才能让留下的分量更足。不要像没疏果的山楂树,看似挂满了“努力” 的果子,实则个个干瘪,连带着自己也累得像被压弯的枝条,喘不过气。“舍”从来不是认输,而是给“得”留足生长的空间。就像要掐准“每枝留三个”的分寸,人生也得学会在纷繁里挑出最核心的目标——或许是当时更关乎长远的晋升考试,或许是能夯实基础的资格证,把分散的精力收拢成一束光,反而能把一件事做透。生活里的 “疏果” 从来都带着点疼痛,就像亲手摘下那些鲜活的果子时的揪心,但正是这份“狠心”里藏着清醒,才能在人生的枝桠上,结出更沉甸甸的果实。

去年夏天遭遇罕见的连阴雨,猕猴桃的叶子开始发黄,卷成一个个小筒。我急得给老张打电话,他在电话那头听着雨声说:“这就是种地的难处,人再尽心,也犟不过老天爷。”我披着雨衣在雨里搭起简易棚,看着雨滴在塑料布上砸出密密麻麻的坑,忽然理解了那些来贷款的农户,为什么总爱盯着天气预报说话。他们的焦灼里,藏着“靠天吃饭”的敬畏。一场冰雹就能让即将成熟的苹果落满地,连续的干旱能让饱满的蓝莓缩成蓝莓干。以前在柜台后看贷款申请上的“种植风险”,只是个冰冷的词组,如今蹲在湿漉漉的泥土里,才读懂那四个字背后,是多少个日夜的提心吊胆。

今年春天,樱桃树第一次结了果。紫红色的果子藏在新抽的嫩叶间,摘一颗放进嘴里,酸甜的汁液在舌尖炸开时,我忽然明白,这些矮化的盆景为什么能在方寸之间扎根结果。它们被修剪、被约束,却把所有力量都凝聚在最核心的生长上,像极了我们这些在县域里默默耕耘的人。农户在田埂上重复着播种与收获,商户守着小店迎来送往,而我们这些穿行其间的金融人,不过是帮他们搭起更稳的架子,让每一份努力都能结出实在的果。

小院的植物们成了最灵敏的晴雨表。樱桃开花时,预示着农户该准备春播的贷款;葡萄藤爬满支架的日子,恰是麦收后资金周转的旺季;山楂泛红的时候,结算单总会堆成小山。它们用抽枝、开花、结果的节奏,悄悄校准着我对这片土地的感知——不再是报表里的数字,而是晨露里的生机,是风雨中的坚韧,是每一份扎根土壤的努力,都值得被认真对待。风穿过枝叶的缝隙,带着淡淡的果香。我知道,这个小院早已不是简单的落脚点,它用植物的语言,教会我如何在奔波中扎根,在忙碌中沉淀,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种出属于自己的答案。(东海农商银行 李敬轩)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