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有爱柜面扬
更新时间:2016-01-19 作者: 佚名
那一年,初出茅庐,初入柜面,有着一腔勇气与豪气,信心满满,一切按部就班,顺遂如意。结果没过几天,便被会计主管狠狠批评一顿,工作不是你这样的干法,当时觉得无比委屈。那是一位相貌委顿的中年客户,拿着存折取钱,却怎么也摁不对密码,我直接把存折扔给他:“密码锁死,请本人带身份证来挂失。”客户不走,在我看来简直是胡搅蛮缠了,“那是我母亲的存折,我有她的身份证,我来帮她挂失”,而我则强硬地强调密码挂失必须是本人,这是我们的规定,不容商量。两厢僵持,仿佛要吵起来了。
会计主管摁住年少气盛的我,跟客户细细商谈,客户说母亲瘫痪在床,实在不可能本人过来,作为她儿子,为什么不能帮她挂失。在我看来,规则就是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更何况如果有人不小心遗落了身份证和存折,谁过来都能挂失取钱的话,岂不是一件很危险的事?规避风险,是银行人的本能。会计对我的话不以为然,在向总行汇报咨询后,决定上门服务,鉴于我的不相信与不甘心,便派我和另一位同事去客户家看看。
去了之后,才真正被震住。那是一个一贫如洗的家,家徒四壁,阴暗潮湿,半身不遂的老太太躺在床上,连说话都费力。她告诉我们自己的病花了太多钱,这个存折是好几年前办的,偷偷攒些钱准备留给孩子,如今实在缺钱,才托儿子去取出来,却怎么也想不起当初留的密码。这是救命的钱。我被羞愧内疚同情压得抬不起头,我想起我在柜面的态度,我想起我自己所谓的原则,我想起我的规避风险,不过是自私罢了。拍一张我们与老太太的合照,让她在挂失申请书上摁上指纹,由他儿子代理,完成了这笔挂失业务。客户最后对我们唯唯道谢,那样的谦卑让我无地自容。
会计事后对我说,农商行是老百姓的银行,我们柜面对于老百姓而言是一扇亲切和善的窗,遵守规则没错,规避风险也是我们必须注意的,但是,我们更要站在老百姓立场上,为他们想一想,为他们谋方便,在规则与人性中间找到平衡点。
自那件事后,我收起了自己的自诩清高,真心诚意地去倾听客户的声音与要求。后来,在网上看到很多关于银行的负面新闻,高龄老人被家人用担架抬着去柜面办理业务,导致病情加重;银行不通人性,服务恶劣等等,看到网上很多人的不理解与唾骂之声,也看到很多同行的辩解与诉苦。看到这些,一身冷汗。作为银行对外的一扇窗,我们的一言一行,我们的选择,会产生多么大的蝴蝶效应。在那件事上,如果我们所有人都选择了严格遵从规则,对客户的为难不闻不问,最后老太太没有拿到救命的钱。是的,规则上我们没有问题,但道德上,我们简直是刽子手。
有一位六十多岁老太太,无儿无女,聋哑人,每个月过来拿低保。她总是带着一脸笑对着我们比划,莫名让人觉得心酸。我总要带着比平时更多的耐心与真诚去接待她,渐渐,竟然能够通过比划与她交流,存折满了,钱还没到,这个月低保长了······或许是因为孤独,不会说话的她却有比别人更热烈的交流欲望,她会告诉我们拿钱了,回家包饺子吃;会开心地比划发钱了有钱买药了;有时候办完业务,她也不走,坐在客户等待区,笑眯眯地看着我们,还会竖起拇指表示夸赞。后来,一位同事告诉我们老太太过世了,无儿无女也许无人牵挂,我却总能想起她的笑容,她拼命比划意图让我们明白的场景。她让我看到了客户的善意,她让我知道我的工作是有价值的,是帮助别人的工作,我们是百姓自己的银行。而我也会想,至少老太太在世的时候,我们没有给过她冷眼嘲弄或是鄙夷诸如此类的情绪,她在这里都是开心的,这种想法支撑起我对所有客户的态度,不管那是什么人,不管他来办理什么业务,只要他来了,真诚相待,客户至上。
客户是上帝,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你好请慢走这些程序性的事情。客户是上帝,存在于我们内心,发乎心,流乎情,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站在他们的角度,提供服务与帮助,这才是最重要的。传播爱与真诚,这是我们个人的道德修养,职业素养,更是银行这个集体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