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情洒三农 ——记江都农商行丁沟支行行长助理陈志强
  • 情洒三农 ——记江都农商行丁沟支行行长助理陈志强

    更新时间:2016-02-25 作者: 佚名

    查看详情

20087月刚毕业他就踏上了支农路;2011年转业,他仍为三农服务。皮肤黝黑,但微笑温暖;做事风火,但真心为农。他就是江都农商行丁沟支行行长助理陈志强,一个31岁,却已为三农服务10年的热情小伙。

以心换心,他是村民的知心人

20087月,24岁的陈志强踏入了村官的大门。作为真武镇真东村田庄组最年轻的队长,他一直用自己的真心服务感染着周围每一个人,村民们都亲切的叫他“强哥”。

“令我记忆深刻的是一个夏忙时节,当时,我们村里的农田要靠水泵抽水来供应,因此每年夏季都需要将水泵提前安装调试好。那天中午,烈日当空,‘强哥’和我们一起将水泵抬到泵房,安装好,试了试,发现水泵坏了。他便立马与修理电机的师傅联系,谁知师傅没时间过来,当时大家都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该怎么办,这可是夏粮抢种的关键时候啊!

村民黄小林放下手中的锄头,擦了擦汗继续说道“我们‘强哥’当时也不知从哪借了辆三轮,让我们把水泵运到车上,他就自己骑着三轮车往镇上去了。后来听镇上修理部的师傅说,他到那都12点多了,浑身汗如雨下。他火急火燎催着师傅修好,饭也没吃,就又哼哧哼哧的往泵房赶,生怕耽误了我们种植。”

像修水泵这样的小事在陈志强的服务字典里简直不值一提,他不爱说话,但是他爱听村民们说话,爱帮他们做事,只有村民们收获的喜悦会让他会心一笑。

以信养信,他是农户的筑信人

从村官踏入金融领域是陈志强的一大转变,也是他为村民们服务的延伸。他觉得他不仅要帮助村民们解决“芝麻小事”,也要为他们解决“生计大事”。从2011年转业以来,陈志强共为143户农户发放贷款,累计金额3289.78万元。

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带着自己的小本子往返于村落之间,记录下农户的金融需求,并为他们提供自己的帮助。在一次村村通网点维护服务时,陈志强了解到种粮大户秦士干准备增加承包田亩,但不是本地人,正在为资金发愁。在跟村村通老板的聊天中,他了解到秦士干这个人老实本分、守信用,从来没有拖欠过农资供应商的钱。同时,他来到村组与村干部核实后发现秦士干在本地从事种植多年,比较稳定。在看中第一还款来源的情况下,他上门对秦士干进行了调查,并表达了向其发放一笔8万元贷款的来意。此时秦士干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当听到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时,他拍了拍自己的脸,生怕是做梦。从2012年到现在,秦世干的种植事业一直搞得风风火火,贷款三年,从无欠息逾期的现象。“陈经理相信我,我也一定不会让他失望”这是秦世干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身体力行,他是小微的顶梁柱

扬州市诚诚永泰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麦芽糖、辣椒酱、麻油生产销售,服务于扬州三和四美酱菜有限公司等扬州特产公司。2012年,该公司移址丁沟工业园,初来乍到,由于大量的固定资产投入,加上拆迁资金迟迟不能到位,导致生产流动资金严重不足。此情形恰巧被上门走访的陈志强看在了眼里,放在了心上。回去后,他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第一时间发放了13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让该公司真正落户丁沟。

刚刚落户,诚诚生产趋于稳定。谁知,天不遂人愿,这个由家庭小作坊升级而来的公司却遭遇了晴天霹雳—家里的顶梁柱不幸车祸身亡。从此,一个公司,一个家庭的重担都落到了刘翠萍一个女人的身上。丈夫去世的那段时间,刘翠萍很是悲观,甚至想放弃经营。此间的艰难与困苦,她又与何人说呢?但是,陈志强不断地鼓励她、帮助她,找订单,搬货物,早上4点起来帮公司办业务,只为刘翠萍能够来得及出差……“真的,毫不夸张的说,我的这半个家都是陈经理帮我撑起来的,是他的一直扶持,让我们诚诚走到了今天。” 刘翠萍坚定的说道。如今,诚诚已经成长为一家年销售额为750万元左右的企业、生产逐步稳定,业务订单也逐步增加。

无论是村官还是农信兵;无论是服务还是放贷。陈志强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信念:将心融入三农,将情洒入三农,将青春奉献给三农,我无悔。

                                     (江都农商行  颜 玉 刘 颖)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