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文化锻造队伍风骨
更新时间:2016-02-25 作者: 佚名
日前,东台农商行工会喜获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成为继2012年“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2013年“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之后获得的又一更高层次的荣誉。
近年的“家园文化”建设,让东台农商行接受了一次次的精神洗礼。工会主席叶厚明说,通过“家园文化”建设,东台农商行的民主制度更加健全、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工作环境更加和谐,更重要的是,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显著增强。在经济环境步入新常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该行能够连续九年在东台市15家金融机构中保持存、贷款市场份额指标的领先地位即是生动的说明。
民主之家,铸就队伍灵魂
民主,是一个集体的内在基质,也是一个团队的魅力底色。为打造一条政令畅通、上下融贯的“清渠”,该行近年来在民主渠道建设上动脑筋、下功夫。
以行长信箱、职代会提案、民主生活会、业务论坛、“金点子”征集、主题大讨论等为载体,鼓励员工为全行业务经营管理献计献策。“去年我行专门针对系统优化,在全行范围内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累计收到300多条,其中一名支行员工一个人就有9条建议被省联社采纳。”叶厚明仅仅举了一个例子说明这种方式在全行的影响力和接受度。
建立定期约见谈心制度,总行领导班子每年对全行员工谈心一遍,机关部门经理每半年对基层挂钩行员工谈心一遍,支行和部门负责人每季对员工谈心一遍,及时收集信息,听取呼声,员工还可选择总行领导个别谈心,畅通员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渠道。
正是因为构建了这样合情、合理的反馈渠道,“有什么想法就说,有什么意见就提”在该行成为常态。
职工之家,彰显细处深情
新入职的大学生员工崔劲,刚被分到离家很远的七一桥支行时还有些失落,甚至悄悄和父母抱怨过地方偏僻,但是报到那天,行长金仁儒领着他里里外外参观过后,他油然生出了一种家的亲切感。
以总行为单位建设“职工大家”,以支行为主体建设“职工小家”,该行围绕员工衣食住行,提升员工生活品质,让员工充分享受到了全行近年来改革发展的丰收成果:实施“早餐工程”,为全行42家基层食堂配备物资,保证员工每天能够吃上健康早餐;重点推进“五小”建设,在全面完成基层网点规范化改造的同时,增加投入为基层员工配备空调、洗衣机、冰箱等,不断改善其工作、生活环境,使职工之家真正成为员工的安心所在。
文体之家,引领乐活态度
几乎每个东台人都知道,东台农商行有一支热爱跑步的“乐跑团”,人数超过500人!连续三年来,每年的五一、国庆,这支“乐跑团”都会组织两次集中“健步走”活动,每次跑步里程都在
近年来,由总行工会牵头,该行先后组建了篮球、业务技能等8类兴趣小组,定期开展竞赛活动,为促进活动开展,该行率先在全省农商银行系统内开发运用员工技能测试系统,推广每周视频学习、每日开机一考制度;定期组织文艺汇演、户外拓展训练、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员工家属联谊会、采风等活动,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全面启动实施“健康关爱计划”,建立全员健康档案,开展“健步走”、广播操、健康知识讲座、体检、员工减压辅导等活动,树立和传播健康理念,引导和培养员工的健康生活方式。
爱心之家,传递小城大爱
爱心传递一直被该行视作引领道德风尚的旗帜。
对内,坚持员工生病住院看望到家、红白喜事慰问到家、生活困难关心到家、遇有大事帮助到家的“四到家”制度,近三年慰问和帮助员工300人次;实施员工《大病救助基金管理办法》,通过员工捐助、工会经费提取、福利费列支“三个一点”的方式募集资金,一次性给予救助对象最高3万元的补助;对内部柜员退休前一年和客户经理退休前两年,实施每月1500元的硬性补贴制度;对退休老员工,根据当年经营成果,适时增加福利待遇,每年至少办一件实事温暖人心。
不仅如此,该行还将这种爱延伸到社会层面,通过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倡导和引领扶危助困、团结互帮的和谐风气。
钱丽娟是该行“优秀贫困学子圆梦计划”的受益者。“是东台农商行的爱心与援手,让我重拾生活的信心与希望。”在该行的资助下,她在南京大学顺利完成了四年本科学业,2015年考取了美国布朗大学硕博连读。据统计,自2010年启动“圆梦计划”以来,该行已经累计资助120人、133人次求学,助学资金超过150万元,参与结对帮扶的管理人员近百人。
为使公益活动常态化,该行在全市金融机构中率先建立了500人的青年志愿者队伍,开展结对帮扶经济薄弱村活动,与南沈灶镇、新街镇的2个经济薄弱村和唐洋镇5个村的40名特困农户建立了长期帮扶关系;开展助老助残活动,先后向市残联和安丰镇敬老院捐款,连续七年每年向市福利院捐赠100箱脐橙;开展文明交通行为劝导、金融知识宣传和医疗卫生等志愿服务活动上百次。该行先后被授予“阳光助残功德单位”、“江苏儿童慈善突出贡献单位”、盐城市银行业“最具社会责任金融机构奖”等荣誉。 (东台农商银行 吴海兵 张 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