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中国红》
更新时间:2014-02-26 作者: admin
中国人的春节,无红色不欢。各种色彩里,红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入了腊月,卖红货的摊子多起来,街头巷尾成了红色的海洋。这种商业带着体温,所以始终不曾褪色。因为无论何时,日子过得再清苦寒俭的人家,大红的春联、喜钱和窗花都是少不了的,有了门楣上的那点红,房舍之间便有了温度。这两年,乡间挂红灯笼的人家多了,除了照拂夜里赶路的人,更多的是喜欢檐下那一抹流动的暖暖的朱砂红,遇上风雪夜,红灯笼在一片飘飞的雪花里摇曳生姿,那一抹红,被雪气侵润了,融进深深的夜色里,让人心生温暖。
不只是门庭,随处都能见到红颜色。农家的庭院,虽然粗陋,但大多轩敞开阔,花草难伺候,树便长得多。冬季严寒,叶片凋零,只留下裸露的乌压压的枝桠,也被扎上红布条,沾了喜气。如若有一两株金桔树,生得蓬勃,再挂了满树暖红的果实,映得整个院落亮堂起来,便是真正的蓬荜生辉了。
冬日的黄昏,日暮西山,屋角斜挂的一枚落日彤红,浸染了一天的莲花云,气温一直低下去,双袖拥衾寒,屋子里一切敛声静息。这时候,独独案几上一盆蟹爪兰,花朵开得正艳,在一天里最灰蒙蒙的时分,以绯红与热烈,许人无限的暖意。
乡间的刺绣也是红色主打。榴红娇嫩,枣红深沉,珊红明艳,这些深深浅浅的红丝线泛着珠光色泽,被一枚细细的绣花针牵引着,在一爿布料或是一双鞋垫上,曲折缠绕成一片温暖的风景。
腊月和正月,是民间嫁娶的好时节,也是一场红色的盛宴。着红衣红鞋的新嫁娘,妆奁也是红色系的,鞭炮声不歇,带着脆响,在空中开出花来,裹挟着漫天红色的碎片,纷纷扬扬,常常一支娶亲的队伍过去,冬水枯瘦,河面蛛网一样的细凌上星星点点的碎红,像是刚刚落了一场红雨。
仔细想想,这万千的颜色,也只有红色,得以被冠之“中国”二字,并且深入人心。中国红,从唇齿间唤出,立刻便有了颜色有了韵味有了认同,从象征权力的红印章、富贵人家的朱门红墙,到承载了眼波流转、鸿雁传情的红信笺、红流苏,再到家家户户餐桌上沸腾的红辣椒,这红色不仅仅鲜活了中国人的视觉,更化为火辣辣的味觉,直抵每个人的五脏六腑。
所以,这红色必定是属于中国的,这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称呼,连同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细节,沿袭了千年,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图腾。(东台农商行 张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