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悠游同里
  • 悠游同里

    更新时间:2015-07-23 作者: 佚名

    查看详情

说来惭愧,作为地地道道的吴江人,我却从未认真地去品味同里闲情雅致般的美。袜底酥、芡实糕、状元蹄,似乎我只记住了作为“食客”的味觉,这次算是作为一名游客,在视觉与触觉上领略了同里的美好。

在越角人家,在江南水乡,幽深狭窄的弄堂,风清雨柔的小巷,亭台轩榭, 曲径通幽, 同里就像一幅水墨画,随风浮动,若影若现。

来同里,就不得不游退思园。亭、台、轩、榭、楼、阁、坊,全部融合在98分的园林里,一步一景,美不胜收。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回味园主的告诫,感受士大夫的宁静与知足,退思园的佳境,又岂只在一草一木间。

说同里,自然少不了它的神韵标签——桥。据记载,同里一共有55座桥,各具风采,掩映在流水的节奏里,记录着千年的流逝,但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太平”、“吉利”、“长庆”三桥,走过“三桥”便会婚姻美满,平安祥和。这样的习俗保留至今,就如同这小镇,穿越千年,却依旧保持着固有的风貌和格局。

同里弥漫着质朴的味道。这里,有一个关于珍珠塔的美丽爱情故事。穷书生家道中落,求姑姑接济,反受奚落,表小姐后园赠塔,书生果中状元,假扮道士,羞讽姑姑,终与小姐终成眷属。“珍珠塔”的厚重,折射着事态冷暖,更寄托了人们多少美好的愿望和质朴的情感。

走在同里的街上,青石板路边,看看婆婆们串的手链,喝喝现场烹调的奶茶,有人摆摊吹箫,有人路边听戏。一切都慢慢地展开,不着急,不烦躁。这里的慢生活与斑驳的青砖灰墙融为一体,吐露着沧桑,透露着惬意,像极了同里的水,始终流着,但慢慢悠悠,不紧不慢。

千年古镇,传递着清雅,诉说着安详。我想,如果能生活在这里半个月,或许生活就像这芡实粥一样,平淡而朴实。

                                                 (吴江农商行沈 晴)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