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动态资讯 / 基层动态 / 睢宁农商银行: “五个标准化”打造“阳光信贷”升级版
  • 睢宁农商银行: “五个标准化”打造“阳光信贷”升级版

    更新时间:2016-08-08 作者: 佚名

    查看详情

 

近年来,睢宁农商银行坚定“以农为本、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自2015年6月以来,通过开展“百村万户”金融服务进村(市场)工程,积极打造“阳光信贷”升级版,明确“批量调查、全面建档、民主评议、差别授信、重点营销、综合考核”的基本操作原则,通过“五个标准化”推动“阳光信贷”流程优化和提档升级。

客户信息采集标准化,掌握优质客户资源。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理念不动摇,强化客户信息采集分析应用,实施客户分类和服务分层。在信息获取上,建立标准化客户信息采集模板,通过信贷系统、核心系统、电子银行系统数据自动获取和人工信息采集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通过系统信息反馈、总行部门电话回访及现场核查对数据信息进行验证,保证建立的信息真实性。自工程开展以来,累计采集完整客户信息4.68万条,其中新增客户信息2.1万条,新采集信息客户中有2152户被成功拓展为行贷款客户。

评级授信标准化,实现授信精准化管理。该行自主建立评级授信模型,通过运用模型提高授信准确度。根据调查掌握的客户信息进一步准确分析评定客户信用等级,通过模型确定预授信额度在此基础上,结合评议的授信额度和存量授信额度,利用模型自动生成最终确认的授信额度,凡认为额度不准确的,由客户申请,客户经理核实、调整后重新测算授信额度,改变传统的人为主观判断贷款额度的做法,将评级授信模式精准化。

贷款营销标准化,调优信贷结构。标准化的建档和授信为基础,针对获取掌握的客户资源,通过贷款覆盖面任务的下达和考核,促进小额贷款营销目标的达成调优信贷结构。自工程开展以来,行小额贷款新增6975户,金额8.11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3802户,金额多增3.32亿元,小额贷款占比33.71%,比年初上升3.35个百分点,其中乡镇支行净增3731户,金额增加4.35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788户,金额多增3.5亿元。

系统建设标准化,强化科技支撑。自主研发阳光信贷管理系统,对客户档案建立、评级授信、额度确认审批实现精准判断、数据获取、规范查询。同时,借助移动办公终端,实现信贷人员随时查询采集客户信息并上传影像资料,此外还借助手机GPS定位功能,确保客户经理真实到村办公和到门服务。截至6月末,该行通过移动办公终端进行贷款调查8774笔,审批2511笔。

达标考核标准化,提升工作实效为了促进“阳光信贷”做真做实,该行明确了“三联三包三达标”工作内容,即联系村组市场、联系企事业单位、联系商户农户;包客户信息建档、包村组市场授信;包金融产品、工具的推广应用;以村组(市场)、社区(园区)为单位全面建档、授信要达标,以自然人为对象的小额贷款质量、规模要达标,以支行行长、客户经理为重点的金融服务能力要达标,同时建立推进序时考核和实施达标验收制度,保证“阳光信贷工程推进有章可循、落地生根。(路伟   沙坤)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