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农商银行:构建金融服务体系 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更新时间:2021-09-06
淮安农商银行始终坚守“支农支小支实”初心,以“大零售、数字化”战略转型为引领,深度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矢志打造“乡村振兴主办行”“普惠金融专业行”。不断扩大金融服务触达能力,全力以赴让金融服务靠近百姓民生,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化战略引领,构筑板块式网格金融服务体系。一是聚焦落地见效。紧扣“8321三年客户行动计划”,结合我行辖区300万客群基础,以餐饮食品、健康医疗、文教旅游、电商物流、汽车金融、专业市场、商超百货和新型农业主体“八大板块”为抓手,打造20万户优质客户、10万+贷款用信客户集群。推出“淮味E点通-金掌柜、金勺贷、金领班”餐饮食品专属定制系列贷款,同时推出电商物流板块“速驾E贷”贷款产品等等,实现板块客群金融需求均有专属金融产品对接。二是聚焦高效推进。持续优化“助力乡村振兴普惠金融进万家”网格化金融服务模式,对全行884个网格内客群逐层建档、分类。针对涉农主体、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创新开发“全家福”“经营快贷”等以家庭信用发放的信贷产品。截至7月末,“全家福”贷款用信8447户9.12亿元,“经营快贷”用信655户、1.71亿元。开展“整村授信”全辖全覆盖行动,实现走访建档、授信签约、贷款用信全流程管理。截至7月末,累计授信567个行政村、21.45万户,授信金额134.45亿元,推动用信4191户、3.46亿元。三是聚焦全面覆盖。推动“百行进万企”名单内企业走访100%、辖内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走访100%、去年存量和年度新增个体工商户走访100%、季度重点营销板块走访100%、核心客户和重要小微企业走访100%。以“6个100%”为抓手,量化服务规则,做实信息采集、无感授信、有感反馈。今年以来,累计实地走访个体工商户18.3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096户、中小企业6028户。截至7月末,全行信贷客户总数85269户,用信户数净增9879户,增幅达13.1%,其中99%为个人贷款净增,信贷客户总数较2019年初已基本实现翻一番。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82.3亿元,占比达80.01%。
强化普惠功能,打造定制式精准金融服务体系。一是服务精细化。开展15亿元“同心抗疫共克时艰助企惠农乡村振兴”专项行动,优先支持普惠性小微企业、涉农主体、制造业以及绿色企业,贷款利率最低可执行当期LPR。开辟15亿元“特优”“特惠”“助力乡村振兴献礼建党百年”专项信贷计划,精细化培育“首贷户”。充分发挥市金融服务平台桥梁作用,疫情期间,第一时间开通小微企业融资绿色通道,上线“抗疫贷”“复工复产贷”,至统计期末,该行在市金服平台引导3709户企业在平台注册,累计授信59.26亿元,累计授信笔数740,普惠金融贷款余额11.07亿元,企业注册数、授信数与普惠金融余额始终位列全市第一。在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授信金额17.3亿元,排名全省第3位。二是服务专属化。扎实开展党委班子“三走访”,真正做到面对面问需、实打实纾困。截至7月末,累计走访企业近290户,摸排有融资需求客户169户,提供信贷资金支持近19.8亿元。与淮安经济开发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园区企业量身定制10亿元“速易贷”系列产品。围绕淮安打造“苏北台资高地”战略,创设“海峡融”产品,拓展台商融资渠道。在辖内施河镇推广“一镇一品”特色化信贷模式,投放“施教通”特色贷款3500万元。优化融资担保和联合增信体系,投放省农担及富民创业贷1135户、4.5亿元,政策使用率位居全市第一。三是服务贴心化。深入落实人行两项直达实体货币工具,加快助推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降本、扩面”。截至7月末,累计为54.21亿元贷款办理延期还本付息,为28.18亿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办理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延期还本付息率达80.8%。在全市率先推出最低可执行当期LPR基础利率的信贷政策,为511户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小微企业提供了93亿元的信贷支持,贷款平均利率5.75%。累计审批受疫情影响普惠类客户利率优惠事项241个,涉及授信近65亿元。
优化渠道布局,构建一站式数字金融服务体系。一是强化科技赋能。优化“走访+评议+预授信”集成式金融服务模式,开发“E贷助手”终端授信系统,实现边走访边授信,提升“随借随还”用信体验。截至7月末,通过“E贷助手”授信8322户、8.37亿元,用信2263户、2.1亿元。升级网贷2.0系统,上线推广“阳光E贷”微信小程序,创设“税易通”“金易通”“快E贷”等线上贷款,实现“即扫即贷”,提高线上贷款服务效率。借助省联社“易贷通”通道上线“小微企业线上自助贷”“开户贷”等小微企业纯线上信贷产品。与自然资源局合作,开发“房抵贷”产品,切实提高抵押贷款办理效率。牵头研发“淮企码上贷”,淮安市辖内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通过二维码可畅达淮安各大银行办理各类贷款业务。二是强化渠道赋能。打造集“政务服务全融合、生活服务全应用、金融服务全覆盖、数字普惠全普及”的“小淮驿站”特色普惠金融服务点,助力打破“数字鸿沟”,真正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优化丰富“我的银行专柜”,集信贷申请、存款预约、服务咨询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功能于一体,将全行员工转变为1000个“云网点”,全面延伸服务触角,真正实现24小时金融服务“不断档”。丰富“智慧+”场景,以“智慧医疗”为抓手为辖内28家医院提供移动支付便民工程;以“智慧校园”为载体,实现7家校园一卡通;以“智慧停车”为切入点,搭建银企合作新平台。三是强化机制赋能。深化经管中心改革,缩短业务办理流程,实行“1000+”客户管户计划,打造灵活机动一线服务营销团队。上收1000万元以上贷款至总行统一管理,引导基层深耕辖内普惠类客群,同时积极调整信贷投向,从严管控房地产贷款占比,加强对小微企业、制造业、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的信贷资源倾斜,坚决“做小做散”“做精做强”。
(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