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兴农商银行:注入乡村振兴“新动能” 畅通地方经济“内循环”
更新时间:2021-10-29
泰兴农商银行牢牢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机遇,始终坚守 “支农支小”市场定位不动摇,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进程方面贡献了强大的“农商”力量。2020年,该行投放了全市33%的制造业贷款。至6月末,各项贷款余额233.2亿元,比年初上升19亿元,其中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1.7亿元,占比达95.1%,比年初上升18.2亿元。
聚焦农业龙头企业,探寻乡村振兴“密码”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发展乡村振兴产业最重要的是先将农业这一乡村的核心产业做好。”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表示,地方要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2018年的一场猪瘟,我们损失了近3万头生猪,由于前期持续投入扩大产能,资金周转非常紧张。”江苏洋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养殖、种植、生物能源一体的生态农业企业,技术总监常剑鑫回首过往,仍是心有余悸。面对困境,泰兴农商银行仍然坚持“不抽贷、不压贷、不惜贷”为其纾困。“特别是去年疫情期间生猪销售受到限制,农商行2天内就为我们新增了300万贷款。”
如今,洋宇农业总投资已超3亿元,是农业部生猪标准化示范场、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我们通过再融资、转续贷、降利率等多种措施,在企业近7500万元贷款利率的原有基础上下降1.3%,每年为企业节约近100万元成本。”泰兴农商银行行长杨树桐说。
此外,利用地缘、产业园区优势,该行引入农产品加工园区深加工企业进行合作,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每年帮助洋宇农业及贫困户销售农产品超3000万元,并针对百汇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九鼎饲料有限公司这类产业链比较完善的企业,探索发放基于“供应链”的贷款。
洋宇农业所在的新街镇,孕育了包括雨宸面粉、鲜时农业等在内的一批农业龙头企业。2019年,新街镇被确定为江苏省19个“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乡村振兴试点示范乡镇”之一。
试点开展以来,该行发挥深耕乡镇优势,紧抓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契机,加大对该镇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化农业产业园等乡村振兴项目信贷支持力度。截至目前,累计对新街镇投放贷款709户、7.1亿元,其中,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14户、1.7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60户、1443万元。
与此同时,泰兴农商银行以农村和县域作为开展“三农”金融服务的主阵地,不断延伸农村及县域地区金融服务触角,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与市人社局合作推出“富民创业贷”,支持返乡人群首次、二次创业;与江苏省农业担保公司合作推出政策性担保贷款“苏农担”和“惠农快贷”,破解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担保难、融资难题等。
创新注入金融活水,提振实体经济“信心”
“十四五”规划中,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为扎根县域的地方银行,泰兴农商银行瞄准科技赛道上“专精特新”企业。
成立于1992年的江苏南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老牌民营科技型企业,主要从事舰船防污染设备、舰船动力推进系统轴舵系产品以及舱室机械产品的生产、研制。“我们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大、中型船厂、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极地号科考船等国家重点工程,并配套出口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总经理倪建峰介绍。
就在企业购置209亩土地新建厂区为新上去氧化压载水管理系统工程项目做准备时, 由于资金量大,想贷款却找不到单位为其担保,也没有抵押物。泰兴农商银行得知这一消息后,认为公司产品有竞争力,只是暂遇困难,在企业现状无担保的情况下,便对该公司实行差别化信贷政策。
“特殊情况‘急事急办’,我们开通‘绿色通道’,将贷审会开到企业现场,3天内对其信用放款了6000万元。”泰兴农商银行董事长申和健表示,针对“短小频急”的金融需求,该行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推出金融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泰兴农商银行针对辖内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领域作了一系列前瞻性的探索与实践,持续提升服务于实体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向“智”发展,优先扶持技术领先、项目优良、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发展。
“成为互感器供应商做智能制造”是科兴人不懈的追求。江苏科兴电器有限公司主营35kV及以下互感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是现行互感器行业的标杆。“2001年初建时,我们只是一家典型的作坊式的加工型企业,泰兴农商银行一直与我们‘陪跑’,在企业转型升级的路上不断融‘智’。”总经理姚海明说。
泰兴农商银行为科兴定制了“金纽带”系列产品,在企业发展面临困境时“雪中送炭”,辅以“金纽带”系列中的“小微组合贷”“厂房贷”“设备贷”等产品。在企业新建行业第一个互感器自动化生产车间时,该行以“金纽带”系列中的“小微置业贷”产品3天内快速放款1000万元。
金融为企业注资的同时也在引资,是市场的‘指挥棒’有‘四两拨千斤’之效。“近年来,我行瞄准县域新产业、新科技、新主体发展,自建‘阳光金融云营销’平台,推出‘智科贷’等产品,增强服务实体穿透力。”申和健表示。
布局绿色金融,探索生态共建“新路”
“‘十四五’是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期、推进碳中和的起步期,加大对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是当下金融工作的重要任务和职责使命。”今年5月,在泰兴召开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成果发布会上,时任市长、现任市委书记张坤公布了一组数字:2020年,泰兴市新增贷款147亿元,绿色贷款占比达16%;建成全省首个地方性绿色企业、项目库,认定绿色企业158家、项目29个。
绿色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成熟的金融生态。泰兴农商银行作为地方金融机构自然纳入到努力构建更加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中来。
2021年4月,该行成功发放2000万元全省首笔绿色再贷款,定向支持格兰立方能源科技公司等3家绿色企业发展,专项用于节能设备改造、生产环境治理等项目。
“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6%,低于同类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180个基点,预计全年可帮助3家绿色企业减少融资成本40余万元。”该行负责人表示,经初步测算,相关项目落地可推动每年减排二氧化碳8000余吨,节约标准煤4200余吨,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吨左右。
化工产业是泰兴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该行金融支持的重点行业。泰兴农商银行与泰兴经济开发区建立合作关系,为多家危化处置企业大力提供信贷支持。目前,园区已建成公共危废焚烧处置能力8.5 万吨/年、填埋处置能力4 万吨/年,危废处理类别覆盖38 大类,综合处置能力满足园区今后15 年发展需求。
此外,该行还积极对接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重点项目,将绿色金融与全市生态产业发展战略有机结合,不断创新、开发新的绿色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方式。
结合地方光伏发电的实际,推出“光伏贷”,目前产品贷款190户,贷款余额536万元;创新土地“两权”抵押贷款产品,解决部分企业缺少抵押物、有项目无担保等难题,目前抵押贷款42户,贷款余额1.8亿元;“环保贷”则用于支持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贷款业务,2020年向泰州润兴一般固废处置有限公司采取“信用+环保贷+项目”组合模式放款2950万元。
截至目前,泰兴农商银行累计发放绿色金融项目贷款19户,融资6.96亿元。
“下一步,我行将做好绿色生产的‘流水线’、节能减排的‘催化剂’、生态农业的‘绿色素’,加快推进绿色金融。”杨树桐表示。
(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