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县农商行:做实做细基础管理 做大做优信贷市场
更新时间:2015-12-27 作者: 佚名
针对当前经济持续下行、风险压力持续加大,丰县农商行适时调整工作思路,抓管理、打基础,转模式、促发展,一手抓信贷基础管理,一手抓有效市场拓展,积极稳妥推进信贷转型。
全面开展“阳光信贷”年检工作。把做实、做好“阳光信贷”授信年检工作作为四季度工作重点,对各事业部、各支行授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验对象包括所有存量贷款户和未用信户,存量贷款户检查风险真实状况,未用信户检验其授信额度是否需要调整。农村支行2015年以来10万元(含)以内的个人授信实行批量式年检,10万元以上的逐户上门年检;城区支行2014年至2015年10月末的所有“阳光信贷”授信户(包含未用信户),逐户上门年检。事业部成立授信年检工作领导小组,事业部总经理为年检工作第一责任人,支行长为第二责任人,成立由2人组成的授信检验小组,异地支行信贷人员作为主检人,本支行异片信贷人员作为协检人,本支行信贷人员不得检验本人经办业务。总行成立“阳光信贷”检验活动领导小组、督查验收工作小组,检验各事业部“阳光信贷”年检工作开展情况,监督检验流程是否合规、是否及时组织推进、是否严格按要求操作,支行长是否严格执行事业部总经理的分工及工作要求、选择的问卷人是否真实可靠(对实际参与问卷的问卷人抽查面不得低于30%);抽查2015年7月1日以来农村支行发放的20万元(不含)、城区支行发放的30万元(不含)以上个人贷款的年检情况,每个事业部到户检查不少于20户;抽查10万元(不含)以上授信未用信农户贷款年审情况,每个农村事业部到户检查不少于10户。通过逐户检查“阳光信贷”授信状况,摸清风险底数,对风险隐患贷款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拟订退出计划,推动“阳光信贷”长效机制得以落实,提升信贷资产质量,进一步巩固基础客户,拓展高端客户,储备优质客源。
加强贷款授用信环节管理。本着“风险可控、简化手续、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传统条框束缚,完善进而优化信贷授用信条款,提高担保质量,减少担保数量上的限制,注重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对年龄在40岁以下,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及本行信贷管理系统、不良贷款数据库无不良信用记录的客户,授用信金额在5万元(含)以下的,或借款人为国家公职人员且年收入不低于5万元、授用信金额在10万元(含)以下的,可采用信用贷款方式发放。农户(含个体工商户)担保的,按照家庭年净收入(调查核实后)的1-2倍作为最高担保标准控制;公职人员担保的,按照公职人员工资的2倍作为最高担保标准控制。借款5万元(含)以下的,按照1+1模式,即一个借款人加一个担保人;借款5-10万元(含)以下的,按照1+2模式,即一个借款人加两个担保人;借款10万元(不含)以上的,按照1+3模式,即一个借款人加三个担保人。“1+2”模式和“1+3”模式中有公职人员担保的,可视情况调整为“1+1”模式和“1+2”模式。向贷前调查真实科学、授用信环节合理规范、担保质量提高的管理模式转变。
加快推行信贷审批集中化。根据省联社管理要求,进一步强化贷中审查审批和放款审核管理工作,解决审贷不分离、放款条件落实不到位问题,加快推进信贷审查审批专业化、集中化,计划筹建个人授信和法人授信两个审批中心,选聘专业人员,组成专业化的审批团队,上收基层授信审批权限,集中审批贷款,加强对贷款审批的风险防控,提高贷款审批的真实性和效率,为实行独立审批人制度奠定基础。
积极组建微贷营销团队。为加快转型,做大做优城区市场,在8个事业部运作的基础上,为满足城区客户“短、平、快”的资金需求,着手成立微贷服务中心。为实现全新运作管理,微贷中心项目委托第三方进行,配备2名管理人员和9名年龄在30以下的客户经理,同时选拔38名业绩突出、综合素质高的客户经理一同参加为期10天的封闭式培训,改变传统工作习惯和放贷模式,为微贷中心运行夯实人才基础,以新技术、新网点、新员工、新模式“四新”平台,打造城区信贷服务新品牌,促进信贷零售业务平稳增长,培育信贷服务新格局,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做优做大信贷市场。
大刀阔斧转变管理模式。根据多年积累的数据信息,借助科技手段细化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针对目标客户研究提供相匹配的产品和服务,完善渠道建设,建立相适应的服务模式,重点抓好阳光信贷、中小企业、微贷业务、金融服务、消费类业务、互联网金融“六条线”,在事业部制、阳光信贷的基础上,推行大部制改革,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多元化金融需求。按条线设置事业部,“阳光信贷”事业部负责小额农户贷款业务的营销与管理,权限外的上交微贷事业部,中小企业事业部负责全辖企业贷款;金融服务事业部主要负责宣传营销和金融知识的普及;电商服务事业部重点跟进电商客户,提供结算服务、电商贷款、电子银行产品一条龙服务。全面推广信贷工厂模式,成立专业营销团队,分类打造营销产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以新理念、新模式推动整体业务快速发展,计划到2016年末,目标客户锁定在5万户,贷款规模达到100亿元。(邓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