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盱眙农商银行:强化信贷精准服务 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更新时间:2016-07-06 作者: 佚名
近年来,盱眙农商行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为目标,强化信贷精准服务,助力生态农业经济板块建设,大力支持发展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特色农业产业,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着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夯实产业根基,助力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
为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资金需求,该行不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调整信贷结构,突出支持重点,助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一是积极创新信贷产品。针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新趋势和农业产业化资金需求的多元化,该行主动深入土地流转试点的维桥乡开展调研活动,探索创新了“三农服务协会”担保贷款新品种。担保基金由村干部、乡镇机关负责人自愿筹集307万元,基金存入银行按照年利率4.5%计付,“三农服务协会”担保内的农户贷款利率在农户同等利率11.1%基础上下浮2%让利农户。累计发放此类贷款2863万元,支持46户农户流转土地2.2万亩。二是培育现代农业板块。加快稻虾混养基地建设,不仅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助力现农业建设的新引擎,该行以建设万亩稻虾混养基地示范区为切入点,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先后向兴隆、铁佛、淮河等4个乡镇237户规模稻虾混养基地示范区种养大户发放贷款8650万元,建设稻虾混养基地示范区12个,面积达1.2万亩。三是提高设施配套资金。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不仅要有循环水源沟渠,而且需要便利交通路面运输农用物资和产品外销通道,为此,该行出台了《支持示范区道路配套建设项目贷款管理办法》,明确支持项目、措施、责任。先后投入650万元开挖疏浚灌溉水渠13.6公里,水泥路面16.6公里,全力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高配套资金保障。同时,在该行1860万元贷款支持下,先后在三河农场、观音寺镇梨园村、仇集镇朱刘村等8个行政村发展优质草莓种植示范区面积达3000亩、冰淇淋西瓜种植示范区3600亩、大棚蔬菜种植示范区面积达3万余亩。
集聚资源要素,全力培育特色农业新板块
特色产业是农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该行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势,着力在黄土地里“掘金银”。一是提供专业化服务。针对“一乡一业”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板块的特点,为做好精准支农,放大特色效应。该行在各支行专门配备服务特色农业信贷人员,为特色农业资金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二是挖掘多元化资源。针对地方“一亩耕地一亩山,一亩水面一亩滩”的资源优势,充分挖掘荒山资源优势,发挥信贷资金助推作用,大力支持荒山开发连片种植林果、中药材,依托淮河滩涂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龙虾养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累计向河桥镇玉皇山、旧铺镇月亮山贷款8600万元,开发荒山3万亩,从江苏省农科院引进优质黄桃、葡萄、梨子等林果新品种,培育林果经济板块。累计向王朝文等653户龙虾养殖大户贷款1.23亿元,建设龙虾养殖基地1.46万亩。三是资金精准化投入。为确保特色农业信贷资金足额到位,该行还单列信贷计划,对特色农业信贷投放实行单独考核。实行按季度考核通报,加大奖惩力度。充分集聚要素,全力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如今,玉皇山不仅成为江苏省观光农业示范基地,而且成为‘我的兄弟叫顺溜’影视基地。野马追、金银花等中药材成为上海、浙江制药企业香喷喷”的枪手货、龙虾产品香飘国内外、雨山茶号农产品远近闻名,已走进上海大润发、苏果、华润等超市。
力促提质增效,着力打造强农惠农新引擎
该行主动策应地方政府农业转型、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要求,积极作为,全力服务,力促提升质效。一是加强对接,形成合力。该行主动与地方农委、水产局、商贸局对接联络,提早了解和全面掌握农业示范区基地建设、农产品销售等市场信息情况。主动与乡(镇)政府互动,主动融入地方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加强前期调查摸底,全面掌握资金需求情况,积极开展前期授信,为现代农业示范园提供资金保障。二是精准施策,做大做强。农场新型经营主体已成为助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引擎。该行以此为抓手,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力促“稳农”向“强农”的转变,累计投入3.2亿元信贷资金,加大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的扶持培育力度,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注入强农惠农新动能。三是制度保障,提升质效。为提高服务质效,该行从建立健全制度入手,建立健全相继建立健全了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完整制度体系。对慢作为,导致客户投诉的一律实行连带问责。同时,积极打造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信贷需求绿色通道,做到在需求上优先调查,计划上优先安排,资金上优先保证,贷款上优先办理。全力打通服务现代农业示范园“最后一公里。”,确保服务转型,提质增效同落地。(邓凡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