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金融服务 / 服务三农 / 泗洪农商银行:聚焦“三化”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 泗洪农商银行:聚焦“三化”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更新时间:2016-10-12 作者: 佚名

    查看详情

 

   为充分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泗洪农商银行以“阳光信贷”工程为平台,以服务“新型农业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为重要目标,强化产品创新,优化服务形式,着力提升信贷供给和服务能力。

切实抓好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授信,服务“新型农业化” 

该行坚持“农”字当头,把经营发展根植于“三农”阵地,主动抓好农业生产主体的信贷服务工作,充分研究农村各类经营主体运作模式和经营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将经营主体细分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即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和普通农户。

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该行主动与地方农委、农工办对接,获取了全县8000余户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名单,实行名单制管理,逐户对接,开展走访建档授信,着力突出“三权”抵押贷款(土地、塘口、农房)、“农机贷”、扶贫贷款、家庭农场贷款等拳头支农信贷产品推介。截至目前,已授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250户,金额7.72亿元,已用信2840户、3.48亿元。

针对普通农户,该行主要以“逐村连片,阳光授信”工程为抓手,通过采集信息、“背靠背”问卷、评议、评定、公示等环节,扩大农户阳光授信覆盖面,提升农户贷款可获得性。截至目前,该行累计授信户数12.97万户,授信金额76.73亿元,授信面达62.59%,较2015年末上升了10.59个百分点。

坚持为小微企业提供实惠的信贷支持,服务“新型工业化”

该行秉承“控贷款风险”和“降企业成本”并重的原则,做活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针对企业贷款额度大、风险大的特点,积极搭建与政府、行业协会、商会的合作平台,共同建立客户筛选、推荐、引导、扶持等信贷支持机制,多方合作兜底信贷风险,提升信贷支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同时,强化产品创新,针对企业投资成本大、回收周期长等特点,该行在原有“易保通”、“易联通”等11款小微企业专属信贷产品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了“抵押+担保”的“易抵通”、“易贷通”业务,增强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此外,积极推进小微企业转贷,降低企业“先还后贷”资金周转成本,今年以来,累计为小微企业转贷17笔、4250万元,帮助企业节省融资成本约200余万元。

由于措施得力,今年以来各考核时点,该行小微企业贷款增幅、贷款户数、申贷获得率均达到了银监会规定的“三个不低于”目标。

着力满足城乡居民多样消费信贷需求,服务“新型城镇化” 

首先,着力满足城乡居民住房消费需求。该行针对乡镇居民,创新推出了“新居乐整贷零偿贷款,建立了银行、担保公司、开发商和农户四方担保合作平台,缓解农民一次性支付房款的压力,帮助农民“上楼”。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发放该类贷款13105笔,金额7.34亿元;针对城区购房居民,该行扩大商业住房按揭贷款投放,把首套房最低首付比例调整为20%,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合理降低准入门槛,既有效满足了居民住房需求,又助力地方楼市“去库存”。截至目前,该行住房按揭贷款较年初新增了620户,金额1.97亿元。

此外,着力满足居民融资消费需求。针对一般居民群众的创业消费需求,该行深入调研,摸清居民消费融资类型,有针对性地推出了“农房抵押贷”、“装修贷”、“学子贷”、创业“小钱包”等新型贷款品种,几乎涵盖了居民生活、消费、创业等方方面面,有效贯彻了“总有一款产品适合您”的信贷创新理念。针对高收入、高信用、高职级、高学历、高成长人群推出了“高职贷”,在审批流程、办理方式和利率上给予一定优惠;对以上“五高”人群和抵押贷款户全面推广手机“自助贷”,实现了指尖操作,随用随贷,便捷服务,有效提升居民的信贷服务体验。

(王鑫)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