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金融服务 / 服务三农 / 沛县农商银行:坚持不忘初心 助推精准扶贫
  • 沛县农商银行:坚持不忘初心 助推精准扶贫

    更新时间:2016-10-12 作者: 佚名

    查看详情

 

     近年来,沛县农商银行坚持不忘初心,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部署要求,主动承担起了县域内扶贫帮困的主体责任,深入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截至2016年8月底,扶贫贷款余额达2亿元,受益农户1.67万户。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加强领导,促进责任落实。扶贫贷款作为国家脱贫攻坚的一项惠民工程,也是农商银行加强和老百姓的沟通的纽带,沛县农商银行高度重视,将扶贫贷款作为支农惠农的切入点,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扶贫贷款工作由董事长负总责,行长具体抓,同时站在推动精准扶贫与自身可持续发展相统一的高度,提升对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着力构建全行扶贫、全力扶贫的工作格局,增强推进落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注重引导,转变思想观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金融机构,简单将信贷资金发放到贫困户手中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扶持可持续、有前景的特色产业企业,通过企业带动人口脱贫,才能真正帮助贫困人群走上脱贫致富道路。沛县农商银行着力引导扶贫对象,树立“脱贫不等不靠,致富敢闯敢冒”意识,鼓励60岁以下有劳动能力和较强脱贫愿望的农户借助小额贴息贷款自力更生,增收致富。

强化对接,践行社会责任。加强沟通对接。沛县农商银行多次向县主要领导汇报扶贫贷款进展情况,取得县领导的支持。总行领导与农工办积极对接,农工办积极协调和组织各乡镇扶贫工作人员;条线部门与县扶贫办协调对接、支行与所在镇政府协调对接,形成了“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邀请镇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在支行扶贫贷款发放领导小组中挂帅,以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推动了扶贫贷款高效发放。

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沛县农商银行对口帮扶20名贫困户,每年走访慰问,给予一定的资金、物资帮助。2014-2015年出资34.6万元帮助帮扶村修路,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连心路”。同时出资7.2万元结对全程跟踪帮扶16名贫困大学生,圆了贫困学子的“大学梦”。积极响应县政府的号召,开展扶贫济困一日捐活动和对外捐助,2014年以来对外捐款35.05万元。农商银行的社会形象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窗体底端

简化手续,提高放贷效率。简化扶贫贷款流程。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手续,按照“一简(简化评级授信)、二免(免抵押、担保人简化到1人)、三优惠(贷款期限、贷款利率、扶贫贴息优惠)”的工作机制,有效解决了贫困户担保难问题,激发了贫困户自主发展、自主脱贫的内动力。同时发扬“背包下乡”优良传统,主动上门服务,提前公布各村集中签约的时间,整村推进,在营业网点设立专柜、专人办理,切实提高办贷效率,提升服务满意度。

独辟模式,创新信贷产品。创新信贷产品,实现信贷产品系列化。针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推出“扶贫小额担保贷款”,单户限额1万元,由一非贫困户担保,实行财政全额贴息。根据不同产业量身定制产品,相继推出多个产品。采取大户带小户,企业帮扶农户的方式,相继推出了“农村青年创业贷”、“兴农贷”、“妇女创业贷”、“惠农新易贷”等产品。

加强普惠金融服务。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要求,在全行范围内启动了普惠金融发展战略。积极构建“一公里金融服务圈”,大力推进离行式自助银行和自助银亭的选址、布放。截至目前,在全县设立296个助农取款点,其中213个多功能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布放ATM机117台、离行式自助银行28家、银联POS机391台。目前,电子机具在全县各行政村已实现全覆盖,农民足不出村,就能办理金融业务,有效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

强化考核,加强投放进展调度。制定奖惩机制,奖勤罚懒。公开扶贫贷款计划、单笔计价标准,把扶贫贷款发放工作与日常的月度业务经营考核相结合,纳入基层网点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并拿出专项考核资金,进行专项考核,以此提高基层支行扶贫贷款投放积极性;加大调度力度,每月调度贷款投放进度,每天上报扶贫小额贷款工作进度,对投放缓慢、工作不力的支行行长进行约谈,确保扶贫小额贷款投放按计划早投放、快投放、早受益。

跟进政府扶贫部门的任务分解。量化扶贫贷款投放任务,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建立县扶贫办、金融办、农商行等部门扶贫联系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扶贫工作调度会,对推进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即时处理,限时办结,保障精准扶贫工作顺利推进。(吕尊帆)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