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金融服务 / 服务三农 / 沭阳农商银行:奏响“精准扶贫”富民曲
  • 沭阳农商银行:奏响“精准扶贫”富民曲

    更新时间:2016-10-17 作者: 佚名

    查看详情

 

    近年来,沭阳农商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市场定位,坚持不忘初心,积极探索扶贫富民长效机制,努力开创金融扶贫富民工作新局面。今年18月份,该行累计投放扶贫小额贷款2.84亿元,受益贫困农户28415户。发放小额扶贫贷款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深入调研,精准对接种植大户

时节,在张圩乡东营村种植大户张科的蔬菜种植基地,放眼眺望,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每一棵蔬菜都像一朵绿色的浪花,微风吹过,绿浪滚滚,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个季节正是蔬菜紧俏的时候,大棚里的蔬菜不愁卖,预计到年底每个大棚蔬菜纯收入5000元左右,20个蔬菜大棚年底能纯收入达10万元”。张科乐呵呵地说,眼下,他种植的20个蔬菜大棚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多亏沭阳农商行在我前期搭建钢构大棚、购买薄膜等农资方面,急需资金支持,及时给我贷款13万,使我前期投入很顺利,适时种上了时令蔬菜。”张科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为了落实国家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标要求,加大对贫困农户、农业产业生产的信贷投入,充分发挥信贷支农作用。该行深入走访解客户需求,并明确了走访目标、措施、责任,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走访农村种养植大户,实施精准扶贫。9月初,市人民银行副行长徐松、县人民银行行长张伶俐在沭阳农商行董事长王昌林的陪同下,在张圩东营村调研时发现该村农民张科、张怀祥两人自今年5月份以来,承包东营村320亩土地,建大棚70个搞蔬菜种植。其中张科承包220亩,已建20个大棚,张怀祥承包100亩土地,目前已经建了50个大棚,种植白菜、大椒、芹菜、黄花菜等蔬菜,两人已在农商行分别贷款13万、6万元。人民银行副行长徐松一行经实地调研了解,得知每个大棚造价及种子投入大约6000元左右,每年种三季,现有信贷资金满足不了张科、张怀祥两人的信贷需求,还急需要资金支持,为策应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帮助种养大户脱贫致富,王昌林董事长当即要求信贷部门为其调增授信,对其贷款执行基准利率,实施精准扶贫,确保把扶贫资金用到农民最需要的地方。

服务创新,分类定制金融产品

作为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沭阳农商行牢记“三农”服务宗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适应新农村建设新常态。在推进阳光信贷、信用贷款的基础上,根据各类客户的不同需求,结合城乡一体化推进及农村土地流转的趋势,不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设计开发适应各类市场主体需要、具有差异性、多样化的系列信贷产品,满足客户需求。
  
针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新兴经营主体,该行开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进一步拓宽种植大户和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截止8月末,累计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59笔、1018万元。该行采取“宜社则社、宜户则户”的灵活信贷政策,不断满足客户多元化的信贷需求。针对农村抵押物不足、担保难问题,为充分撬动农村固定资产,该行还开办镇区和集中居住点房屋抵押贷款业务。创新推出“房屋二次抵押”贷款,让在该行已有按揭或抵押贷款的情况下的客户,房屋所有权有可以以房产剩余价值再次向该行申请抵押贷款。此外,为适应客户多样化的还款需求,针对客户经营项目前期投入高、资金回笼较长的特点,推出“整贷零还”业务,缓解客户一次性还款的压力。

服务社会,打通 “最后一公里”

 “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在哪里布点,把金融服务延伸到辖区的每一个角落。”这是沭阳农商行行长谢宝对普惠金融布局的决心。

目前,该行44家营业网点遍布城乡,499家综合服务站、设立641个花乡通助农取款服务点,服务点覆盖了全县474个行政村,为客户提供小额取现、转账汇款、消费、代理缴费、查询和假币识别等服务,让广大农户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为了探索开展普惠型“阳光信贷”新模式,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该行不断优化“阳光信贷”,为打造“阳光信贷”升级版,从2013年起在全覆盖、普惠式阳光授信的基础上,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整村推进”工程,评定信用村和信用示范户,对其发放信用贷款,实现信用村内农民无需担保、抵押,仅凭个人信用就可办到贷款。凡符合条件的农户,夫妻双方持有身份证到场,一次性签订3年信用贷款合同,原则上当天申请、当天办结,并给予利率优惠。截至8月末,该行共评定信用户53718户,授信信用贷款34.6亿元,投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8355户,金额10.71亿元。

“离农民越近,和农民越亲”。沭阳农商行董事长王昌林满怀深情地说。打通“最后一公里”,让服务“零距离”,沭阳农商行正在全力打造 “便民、惠民、亲民”受人尊敬的家门口的银行,为农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祁静   胡玲玲)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