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金融服务 / 服务三农 / 南通农商银行:“四点发力”优化金融供给
  • 南通农商银行:“四点发力”优化金融供给

    更新时间:2024-01-15

    查看详情

2023年以来,南通农商银行围绕坚守定位扩总量、调结构、降成本,聚焦“四点发力”,持续优化金融供给,用好用足各项政策工具,全力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

协同发力,有效保障资金供给。一是加大营销资源投入。提高农业、乡村振兴、制造业在信贷储备中的比例,每周台账式推进,把业务难点解决在前端。持续跟踪辖区内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的融资情况,有效满足符合产业和环保政策的市场主体融资需求。二是强化政银合作深度。加大与通州区、崇川区政府各部门的联动频次,密切关注重点产业、招商引资、新动力企业和白名单客户,制定精细化、差异化营销策略,充分发挥信贷资金对实体的支撑作用。同时,深入挖掘区域机遇,服务重心进一步下沉至镇村社区,组建整村授信、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金融供给优化课题调研小组,提高贡献度。三是积极助力企业增产增效。积极策应省财政助力企业增产增效工作要求,成立工作专班,跨部门组织多轮会议商讨推动政策在行内快速落地,最终确定方案。在已有贷款产品的基础上,帮助符合条件的申贷客户办理1%贴息。

靠前发力,优化消费金融服务。一是加大对重点服务行业企业的融资支持。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落实监管部门《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大力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通知》14条,为餐饮、住宿、零售、文化、旅游、货运、物流等重点服务行业企业提供更多个性化保障服务。二是组织开展“五访五增”营销大走访活动。深入乡镇,加强服务触达,建立镇、村金融服务网格体系,深度摸排融资需求。走访的同时,加强省级信贷产品推介,梳理产品要素,针对性推荐“四好农路贷”“交运易贷”“微企易贷”等省级信贷产品,有效对接满足各类群体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三是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提高金融产品与小微、涉农主体需求的适应性,大力推广“小微贷”“微企易贷”财政类风险共担金融产品,降低经营者融资成本。提升县域资金适配性,采取宽授信准入模型,纯信用、随借随还,提升居民获得感。四是做好新市民、个体工商户服务。积极参与“五一车展”“国庆车展”“乡村旅游节”等活动,优化大宗商品、旅游等场景的消费金融服务,促进服务消费扩容提质。持续推进普惠类线上产品“飞鱼好贷”全流程管理,打造涵盖消费贷、经营贷双板块的线上贷款产品体系,实现客户“秒申”“秒贷”,提升金融服务效能。五是用好用足政策红利。结合人行普惠增量奖励、免息券等政策扩大用信率,将外部政策优惠充分体现到贷款定价上,降低融资成本,切实将优质金融服务延伸到民营经营最末梢。

精准发力,改进现代化产业和乡村振兴服务水平。一是保障重点核心企业融资需求。立足“招商强市、制造强市、科创强市、人才强市”战略目标,加大制造业贷款投放,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充分发挥“江海贷”财政金融产品惠企政策优势,重点聚焦通州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崇川区和中创区的科创产业、开发区和苏锡通园区的精密制造及生物制造产业、通州湾示范区临港高端设备制造及纺织产业,加大企业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首贷投放力度。二是提升科技创新金融服务质效。通过科创金融、供应链金融,做好产业链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客户“1+3”连锁服务。针对重点项目,由行长室成员牵头对接,参与营销、服务,缩短决策链距离,提升服务质效。三是优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通过座谈会、政银企对接会等形式,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服务点建设。截至11月末,在农村地区共建设乡村振兴服务点203个,实现了电费收缴辖区内全覆盖,提供银行卡存取款、存折和条码支付等功能的金融服务终端,为农户提供现金汇款、代理缴费、查询等基础支付服务持续加大辖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走访对接力度,有效减轻融资压力。至11月末,省农担在保311户3.55亿元,用信294户2.33亿元。

多维发力,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质效。一是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在信贷投放专项考核办法中单列“普惠小微贷款”信贷投放目标数,薪点单价根据普惠小微的完成情况进行定价。同时,在行长履职考评中,对“涉农及小微”“普惠小微”贷款增速设置要求,单列小微贷款专项奖金,对单户1000万元以下普惠小微贷款,提高每万元奖励单价。二是接续做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对正常经营的小微企业的到期贷款,进行台账式管理,提前15天逐户与客户沟通联系,通过无还本续贷、与政府转贷公司合作转贷等方式,帮助更多小微企业解决“先还后贷”造成的资金周转压力。三是金融服务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及时收集乡村振兴、涉农主体的金融需求,建立“绿色通道”审批机制,切实提升审批通过率,并承诺月末放款资源优先保障。充分发挥与农发行合作优势,围绕粮食收储资金、农业供应链产业链发展、同业结算性存款、支农支小等方面开展业务合作,进一步优化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季丽)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