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阴农商银行:践行普惠金融 服务实体经济
更新时间:2024-12-19
近年来,江阴农商银行始终坚持金融工作的人民性,把普惠金融发展作为全行的战略性工作推进,全力服务好乡村振兴,在助力小微企业成长壮大、城乡百姓富裕幸福的同时,实现自身存贷稳步攀升。至10月末,该行对公实体贷款较年初净增55亿元,增幅超7%,涉农与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超90%。
一、坚持党建引领,细耕金融服务“责任田”
一是党建引领业务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及省联社工作会议精神,第一时间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工作措施,深化党建业务融合,扎实推进“卓越党建”工作,启动“一行一品”2.0基层党建攀登计划,以特色示范党支部创建推动特色支行打造,以高水平的党建工作引领高质量的业务发展。二是全力支持实体经济。立足地方经济特点,坚定做小做散理念,深化拓展“做小做散“月月增”转型行动,加大重点领域、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扎实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至10月末累计发放民营企业贷款超700亿元,占比约68%。三是大力落实纾困政策。制定个贷及普惠对公贷款纾困政策,动态更新纾困名单,根据贷款风险情况及时调整策略,目前受理个贷纾困近80户,金额超8800万元。今年以来累计申请支农支小再贷款超20亿元,用于发放低利率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积极落实无还本续贷、降费减利等政策,新增公司类无还本续贷106笔,金额超4亿元。
二、服务乡村振兴,写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一是以线上化产品提升小微客户获得感。积极践行做小做散战略,推广数字普惠贷款产品,以“e经营”“e消费”和“全澄易贷”三轮驱动,加快小微产品专业化、场景化、线上化转型,扎实开展“精准走访惠主体 量质齐升促发展”专项行动,推动增户拓面赋能增效。至10月末,该行信贷客户数8.87万户,较年初净增1846户,增幅2.12%,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92个百分点,在经营管理考评中该指标得分位列拓展类第二名。二是以数字化转型提升普惠服务安全感。践行全行数字化转型战略,成立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组,重点聚焦营销数字化、风控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协同推进全行数字化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围绕以客户为中心,加快推进数字化营销体系建设,创新升级手机银行5.0版和微信小程序,大力推进数币试点与便民惠民服务融合共进,先后与江阴市融媒体中心、市教育局、市文广体旅局开展合作,分类推进民生金融场景建设。三是以一站式服务提升城乡居民幸福感。与市侨联、市人民法院、市科技局等开展党建联盟,年内新增党建联盟15家。由全行37名优秀干部员工组成“三支队伍”(金融顾问、金融村干、金融团干)服务全市镇街经济,建成30家“四务融合”金融便民服务示范点、开通手机银行客户数近109万户、三代社保卡换发覆盖率近80%,基本上实现了“村村有服务、人人有账户”,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明显提高。
三、聚焦重点领域,筑牢风险防范“防火墙”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注重标本兼治,落实“四早”(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措施,统筹做好关注类贷款的风险化解和逾期贷款、瑕疵贷款、不良贷款的监测分析,紧盯贷前、贷中、贷后各环节做好风险提示和预警,持续推进存量风险出清和不良资产处置。二是坚持“一户一策”和“一类一策”相结合。综合运用督促货款回笼归还贷款、催讨货款还贷、实施担保人代偿以及法律诉讼等手段,灵活制定大额不良贷款“一户一策”和小额不良贷款“一类一策”化解处置方案,加快存量不良贷款处置进度。三是坚持严防严守和严惩严罚相结合。紧盯重点机构、重点领域、重点人员,不断健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严把信贷出口关,强化贷后管理,对发现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严格督促追责问责。严格落实普惠信贷尽职免责相关规定,进一步健全“四贷”长效机制,不断激发金融服务实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王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