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阜宁农商银行:努力发挥农商行监审联动作用
更新时间:2016-07-22 作者: 佚名
2016年,阜宁农村商业银行自实施监审联动以来,严格按照制度赋予的各项规定行使权力,充分发挥监事会、业务与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始终坚持把防范风险和规范经营贯穿于监督工作全过程,围绕全行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积极建言献策,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
一、完善管理制度,形成监督体系,拓宽工作思路
以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考核奖惩为抓手,通过监事会与审计、案防、纪检等工作多维联动,紧紧围绕行风建设、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开展工作。一是坚持以清权确责为基础、以强化制约为核心、以健全制度为保障,针对权力运行中的风险和监督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建立预防腐败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二是继续以健全和落实制度为着力点,搭建全面风险管理基础架构,完善内控问责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和整改力度,有效提升防范案件的内生力,逐步实现全行案件防控形势的实质性变化,提高案件防范意识,增强合规经营理念,全面构建“查、防、堵、惩、教”相结合的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切实防范各类案件的发生。三是加强审计工作指导。指导审计部按审计委员会确定的审计项目计划实施各阶段审计工作,以全面审计、专项审计、离任(职)审计、后续审计、同级审计等多种审计方式,组织对基层支行、职能部门、重要岗位人员以及各项具体业务的审计活动。
二、建立长效的内部监督资源整合和外部延伸监督机制
根据监审联动工作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监事会、监察室、风险合规管理部、审计部等成员部门组成召开,明确会议主要任务,制定会议成员部门工作职责,由监事长提议召集,监事会办公室牵头,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特殊情况由监事长提请成员部门会商,召开临时联动会议。会议主要内容包括各职能部门通报近期内部监督工作情况,聚焦当前全行在经营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剖析典型案例;针对存在问题,联席会议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内部监督工作重点,各职能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联动监督。
同时采用外延方式实现外部压力监督,达到弥补监督面过窄和手段单一的不足。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聘请中介机构现场检查;二是向社会各界发出员工行为调查问卷。问卷以表格形式涵盖包括“三会一层”运行机制、经营管理、员工家庭情况和个人行为等内容,被调查对象主要是农商行管理人员和客户经理,发送对象有政府部委办局、镇区领导、企业业主和贷款户。
三、加大履职审计和经营决策监督,为董事会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强化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成员履职审计。
对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成员的审计,重点放在执行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金融规章制度方面。具体内容:对决策议事机构及成员审计以发展、改革、中长期发展目标、人本管理等重大事项程序是否合理合规,是否发挥作用,是否对资产质量和财务成果真实性全面负责;对监事会及成员的审计重点放在重大决策、经营、管理的程序、过程方面,检查是否真正发挥作用;对经营层及成员重点检查是否在授权范围内开展业务经营、是否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是否对经营成果和风险负责。
2、内外联系,上下联动,实施全方位立体监督。
一是加强与监管部门、省联社的联系,共同构筑科学、规范的监督体系。
二是强化审计部门功能,加大审计检查力度,实施贴身监督,全面开展审计工作。对审计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限期纠正,积极的指导和监督业务正常发展,做好各类专项检查工作。
3、强化监事会风险管理职能,为董事会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加强对农商行内部尽职监督、财务监督、内部控制监督等监察职能,通过列席会议、调阅文件、检查与调研、监督测评、访谈座谈等方式,有效地监督和测评农商行的决策过程、决策执行过程、经营活动。及时发现业务经营中的操作等风险,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同时结合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行业风险,形成可行性报告,为董事会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四、加大检查力度,提高综合技能,丰富监督手段
通过双向循环监审联动模式:一方面通过多部门联合协作,与被审计单位开展面对面沟通,特别是监察部门、人事部门的参与重视,形成震慑力,从思想上端正被审计单位对于发现问题的整改态度,有助于提高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实现检查效果的持续性;另一方面通过对经营管理层(董、监事会)关心的热点事项开展审计检查,从审计角度出发,寻找发现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相关事项的潜在风险评估,与相关管理部门互动,多方面、全角度寻找解决方案的同时,为经营管理层的决策提供依据,实现审计工作的价值创造作用。主要做法:一是参与并监督目标制定与分解、制度完善与落实、管理规范与优化、利润核算与分配等工作任务。二是参与并监督绩效考核,强化员工激励约束机制。三是参与并监督大额贷款的会办审核,对部分重点大户进行跟踪检查,掌握了解其生产经营状况,协助做好防范贷款风险工作。四是参与并监督大额费用的会办审核,对固定资产和大宗物品的购置以及建筑装潢装修,按照财务管理规定,进行审查和跟踪监督。五是参与并监督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特别是风险管理委员会的履职情况,加强对总行风险资产处置的监督,及时提出风险预警。
五、改进工作方法,提升队伍素质,提高履职水平
1、强化联动小组自身建设,努力打造学习型监督队伍。
组织小组成员认真学习金融经济相关知识,着力提高服务、保障和促进行业发展的能力。深入开展检查调研活动,促使立足岗位,结合本职,在监督评价上有新提高。注重创新力度,力求在业务调研上有新局面,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各级管理部门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具体工作中,重点围绕效能建设、作风建设、廉政文化建设以及总行各项重大决策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尤其注重制度创新,从源头上构建管用、可靠的“堵漏防蛀”机制,努力实现监督机制的提质增效。
2、强化合规风险审计,有效提升了制度的执行力。
自2015年实施监审联动以来,针对检查项目,召集相关支行人员,邀请相关部门领导,参会支行就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逐一汇报,管理部门、监事对部门整改情况逐条开展评议,管理部门,监事开展双重监督管理评议,通过此项活动极大的提升了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今年一季度我行审计部对2015年在岗人员劳动纪律执行情况和2015年度财务费用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评估,就监事会所关心的劳动纪律执行情况和财务费用核算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从管理层面发现存在的制度制定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力等问题,形成检查意见报监事会,监事会根据检查意见形成管理意见书反馈至经营管理层,从审计角度出发强化在岗员工和财务核算管理,规范员工劳动纪律和财经制度执行,为经营管理层在全行人力资源管理、财务核算等方面提供决策依据,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规范采购、费用列支管理,通过监审联动,提高审计部门独立性、权威性,实现审计工作业务经营指导性,经营效益创造性,风险防控前瞻性。
3、强化精细管理,努力发挥监审联动的作用。
今年,通过多次内部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挥农商行监审联动的作用,结合商务转型工作,准确把握董事会提出的精细管理、创新创优、提质增效等24字方针目标,邀请相关部门骨干成员、职工监事,就如何进一步践行监审联动,如何形成监审联动长效机制,如何延伸开展监审联动,如何通过监审联动促进管理上台阶、提效益,开展多次研讨,通过研讨明确监审联动工作新的双向循环模式即:审计检查-发现问题-自我整改-整改过堂-部门评议-形成结论-提出经营管理建议-报送经营管理层;经营管理层(董、监事会)形成检查意向-审计部门开展检查-发现管理层面问题-下发问题至业务经营单位-业务经营单位自查-形成自查结论-审计部汇总分类进行二次复查→形成结→提出经营管理建议→报送经营管理层(董、监事会)。
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金融脱媒”持续演变,存款保险制度推出施行,金融竞争加剧,客户需求多元化,新兴金融蓬勃发展。诸多因素决定,农商行必须稳步推进商务转型,作为农商行的内部监督管理机构,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更好地完成转型工作,不仅仅是选择市场定位,找准潜在客户,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么简单,更需要监督功能的跟进,实现监督文化转型,通过规划远景,倡导合规、创新、责任等核心价值观,打造懂经营、懂监督、会监督的团队,通过提升文化的导向、激励、凝聚功能,不断催生监督管理的精神动力,增强监督转型的自觉性,积极创新转变,顺应业务经营发展的需要。 (阜宁农商行 张大勇 周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