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沛县农商银行:建设特色“四品”运营
更新时间:2023-09-21
今年以来,沛县农商银行积极贯彻落实省联社“四品运营”工作要求,围绕“3841工程”工作措施,不断提升运营工作“四大角色”“八项工作”精细化管理程度。
一、悟品性,坚定运营初心使命
1.树立自信,提升工作精气神。高度重视运营条线人员的绩效激励和职业规划,先后通过业务量计价提高、增设柜员月度绩效考核、运营主管绩效等级划分等措施实现了运营条线收入增长。结合网点转型要求,根据网点账户管理、反洗钱管理、业务量等因素将网点分为四类,其中6家一类网点运营主管享受副行长待遇,可参与中层正职竞聘。拓宽运营主管岗位发展路径,至2023年6月末,已提拔两名运营主管至运营管理部担任高级主管,两名运营主管转岗至信贷条线副行长,有效提高运营条线人员的认知与自信。
2.认清本质,锚定提升新目标。建立业务风险点与堵塞点排查机制,听取“看得见炮弹”的人的意见反馈,明确专人进行汇总收集,及时讨论并将回复结果下发。为促进“八项工作”更细更实,建立了自上而下的考核体系,行长室围绕八项重点工作对运营管理部设立KPI考核指标,运营管理部将营业网点、运营主管考核内容细分为八大板块,按月组织召开条线例会,共享先进经验、找准短板不足,使用运营简报方式转发各支行学习借鉴,促进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
3.集中优势,融合全条线资源。积极参与省联社集中作业项目试点工作,明确风险监督中心主管牵头负责集中作业工作,通过培训、考核、辅导等措施推动试点工作有效落地。2023年6月份,作业业务通过率为95.95%,授权业务通过率为98.61%,分别高于全省平均1.36、0.67个百分点,集中化的业务处理模式有效实现了为基层减负目标,也提升了工作质量。
二、升品位,彰显运营独特内涵
1.理念为根,焕发运营新动能。推动厅堂智能化改造,陆续采购STM机具、现金柜、票据柜,2023年上半年非现业务转化率为85.76%,存取业务转化率为35.57%。为全辖网点配备便携式STM机具,有效解决特殊群体、行动不便人群的服务需求,上半年提供上门服务130余次,得到了客户的一致认可。结合金融“村官”项目,积极开展常态化的走访宣传,尝试建立现金服务网格化系统,履行需求登记反馈、反假知识宣讲等公益责任,将帮助百姓守好“钱袋子”由口号转为实际行动。
2.文化为魂,推进可持续发展。行党委制定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创一流,五年树标杆”的战略目标,并结合经营情况实际建立了“沛泽之道”企业文化理念体系。运营条线人员在感悟企业文化的同时,积极融入运营文化学习,做到方法贯通、效果相同,如“贴心”与“极致服务”“规范”与“主动合规、全面合规”“缜密”与“精细化管理”“精业”与“学习成就未来”间的逻辑对应关系,利用晨会分享经历的事件、学习的感受,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文化故事选集,引发员工、客户间的情感共鸣。
3.精神为柱,奋力担当有作为。充分践行“担当作为既要口号喊得响、还要能力跟得上”的定位,克服人员紧张的困难,坚持整合部门岗位资源,不断加强检查辅导力量。常态化开展岗位练兵,针对不同岗位设定不同考核内容,坚持每周一学、每月一练,将考核结果运用于等级划分、绩效计算、岗位晋升中。通过科技力量搭建运营平台,至6月末,已将98个交易码细分成222个交易场景、发布10条风险提示、制作6项操作手册、公开40项检查记录便于基层员工使用。通过能力的提升实现“为业务负载”“为客户担当”。
三、提品质,锤炼运营专业队伍
1.实效引领,创新工作机制。参照省联社“四组四分子”工作架构对原有课题组架构进行调整,设立了课题组负责人、核心成员、关键成员、反馈成员四个层级,明确以操作手册编写、业务专家答疑等为方向,不断提供可供全条线使用的工作成果,2023年4月份至6月份完成了第一期课题制作、反馈、定稿,顺利保障操作手册目标实现,7月上旬根据受众评价结果完成了课题组组长、成员的考核加分兑现。
2.温度传递,浸润群众心灵。不断改善网点硬环境,统一设施标准,优化工作流程,先后建立4家“江苏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适老网点”,打造全县首家书香特色银行,免费对群众开放,举办亲子活动、读书分享会、诵读会等互动活动80余场,强化网点功能分区,增强岗位间站位补位意识,有效提高业务效率,不断以贴心、暖心的服务向广大群众传递农商温度。
四、树品牌,打造行业精品典范
明晰“以坚守风险防控底线、统筹服务质量提升、实现队伍建设目标为核心指导,践行为业务负载、为客户担当的运营精神,坚持做好八大条线精细化提升”的工作思路,确定“抓紧抓牢检辅与风控两条举措、抓实抓细服务与效率两项工程、抓好抓严履职与赋能两种方法”三条路径,全力保障运营工作再上新台阶。2023年初结合自身当前管理现状制定精细化提升工作目标51项,至6月末20项时点工作目标已完成18项。(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