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向善——江苏农商银行系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纪实
更新时间:2025-01-02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前不久,《中华合作时报》记者深入到江苏农商银行系统采访调研了其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做好“五篇大文章”,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创新实践,也感受和见证了江苏农商银行系统的担当作为、真情付出与爱心善举。
为乡村振兴注入“金元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未来5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
在实施乡村振兴中,如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一个大难题,也是一个大课题。针对村级集体受制于财政资金短缺、缺乏有效抵押、无现金流等现实问题,灌云农商银行在全省首创“富民兴村贷”贷款模式。
该项信贷产品定向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要为正常经营的村级集体兴办企业及股份经济合作社等提供信贷支持,由县富民兴村担保资金提供担保,财政部门适当给予贴息。单户额度一般在100万元以内,对资金需求较大的项目最高可达2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3年,在授信期限内可循环使用,随借随贷。
灌云农商银行自2021年投放首笔“富民兴村贷”以来,已累计投放436笔,金额1.83亿元。全县每年集体经营性收入超30万元的村集体从2020年的120个,发展到2022年的308个。2023年全县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80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村超100个,过500万元村实现“零突破”。其相关经验做法受到江苏省委政策研究室、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江苏监管局以及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可。
如果说,灌云农商银行在助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实现创新突破,那东台农商银行在助力地方特色产业上则可圈可点。
被誉为“中国茧都”的东台市富安镇,其茧丝绸产业是东台市最具优势的特色产业之一,蚕业生产、蚕茧收烘、缫丝加工以及茧丝质量都代表了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一根丝”是东台的产业名片,为助力茧丝绸产业发展,2021年初,东台农商银行对原有蚕茧代发系统进行重构升级,创建满足企业需求的“一体化智能蚕茧收购平台”,以金融服务连接产业链条,从最初的现金代发、存单代发到推广用卡结算,再到智能化线上收购,该行运用金融科技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深度融入产业升级,让贴心的金融服务惠及企业和广大蚕农。
该平台带来的效益是多方面的:实现了售茧数据自动生成、收购资金快速代发、资金到账实时通知,极大地提升了茧丝绸公司的工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也为蚕农带来了更安心的结算服务。“一体化智能蚕茧收购平台”案例,荣获江苏省联社首届全省农商银行金融场景大赛综合奖金奖。
自“一体化智能蚕茧收购平台”上线以来,该行每年服务蚕农达3万户,结算资金超5亿元。该平台在前期聚焦茧丝绸公司和蚕农两个重要主体后,如今已向茧丝绸上下游产业延伸,向上追溯至桑树种植产业、肥料供给行业,向下延伸至缫丝、织绸、印染、服装、家纺、综合利用、商贸流通、文化旅游,形成全产业链场景金融。
灌云农商银行和东台农商银行在服务“三农”领域的金融创新实践,只是江苏农商银行系统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征途中,江苏省联社着力构建灵活高效的工作机制,及时总结提炼可持续、能复制、易推广的经验和做法:着力打造“有特色”的地方品牌,让产业更加兴旺;打造“有颜值”的宜居生态,让乡村更加美丽;打造“有温度”的普惠金融,让农民更加富裕。坚持以考核为抓手,以劳动竞赛为引领,以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深耕农村金融市场,面向千家万户开展普惠金融服务,实现了信贷投放总量的逐年增加,用占全省金融机构1/7的存款份额,发放了占全省1/3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3/5的普惠型涉农贷款、1/2的农户贷款、百分之百的扶贫小额贷款。
全方位打造“绿色范儿”
走进江苏紫金农商银行河西支行,位于大厅一侧的“江豚保护志愿服务基地”格外亮眼:宣传海报中,微笑精灵江豚的形象栩栩如生;电视屏幕中,播放着“江豚小课堂”有关知识;微笑江豚公益主题信用卡展板前,时不时吸引顾客驻足、咨询。
为保护好长江母亲河,2021年,紫金农商银行加入南京江豚保护协会,并把河西支行打造为全省首家江豚保护特色网点,带动更多力量加入长江江豚保护中来。保护长江水域,守望长江江豚。这是紫金农商银行践行绿色金融、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紫金农商银行将绿色金融作为全行战略转型的重要抓手,将绿色信贷理念融入顶层设计、产品创新、服务优化等各环节。
2021年该行发布了《紫金农商银行“十四五”战略规划》,从顶层设计出发,明确将发展绿色金融作为全行七大战略业务之一。为统筹推进绿色金融发展,该行对内设机构及工作职责进行调整,设立了绿色金融中心,专门负责全行绿色金融业务的营销管理和发展推动。同时,该行成立了绿色支行——江北新区分行营业部,发挥绿色支行的先发优势,推进绿色金融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为加大对绿色企业的金融支持,紫金农商银行不断推陈出新各类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推出“紫金·苏碳融”产品,专门为“江苏省央行资金重点支持绿色企业名录库”内企业提供低利率、中长期、纯信用贷款;探索推进“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业务,为减碳排放贡献突出的企业提供更好、更优、更低价的绿色金融服务;优化“环保贷”管理办法,将环保信用评级与贷款定价相结合,环保信用评级越高,贷款利率定价越低。
为切实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落地,该行以考核为抓手,在年度经营与风险考核办法中设置绿色金融考核指标,同时将绿色贷款增速作为战略考核指标,按季度进行评价打分和考核返检,截至2024年10月末,该行绿色贷款147.01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24.55亿元,增速20.05%,显著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不同于紫金农商银行的绿色金融创新战略,张家港农商银行以“乡村农旅融合”为切入点,以党建项目为支撑,走出了一条绿色金融创新之路。
该行聚焦乡村农旅融合新业态,联合凤凰镇党委于2020年7月共同发起“一棵树”党建项目。该项目以特色产业党建联盟为纽带,从组织、机制、人员等方面强化顶层设计,开展走访调研全覆盖、整村授信全覆盖、金融服务全覆盖的“兴村惠农·大家金融”行动,通过深入访、综合评、公开授、充分用,将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融合起来,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金融力量。
“一棵树”党建项目在“点”上获得成功后持续向“面”上推广,2022年,张家港农商银行开展实施“美美乡村”金融特派委员驻村行动,分两批共选派102名金融特派委员下沉基层村(社区),实现全市155个行政村派驻全覆盖,并量身打造“美美乡村贷”信贷产品,对村级集体经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微企业及农户发放贷款45.24亿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提速发展。
在信贷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并推动募集资金用于绿色项目,同样是张家港农商银行践行绿色金融有益尝试。
2022年10月,张家港农商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簿记发行1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从政策支持、项目准入、审批通道、系统管理、跟踪披露等五个方面全力推动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投向各类符合条件的绿色项目。截至2024年10月末,该行利用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累计支持绿色项目115个,绿色项目贷款余额9.99亿元,充分发挥了地方法人银行助力绿色发展的金融担当。
紫金农商银行、张家港农商银行开展的绿色金融,只是江苏农商银行系统践行绿色金融的个案。江苏省联社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绿色金融发展战略部署,组织指导全省农商银行系统坚持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精准赋能绿色金融发展,聚焦绿色金融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提供全方位、多渠道、高质量的绿色金融服务,着力构建绿色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体系。从战略规划入手重抓组织推进、平台搭建和系统建设,创新信贷产品、担保方式和服务模式,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的“含绿量”、提升生态价值的“变现率”。截至11月末,江苏农商银行系统绿色信贷余额1061.6亿元,较年初增加265.5亿元,增长33.3%。
传递“大爱”暖人间
“张老伯,种稻种麦忙一年,挣点钞票不容易,千万不要相信那些‘高额回报’去搞什么刷单啊,接到要你往陌生账户里汇钱的电话就马上挂掉,都是骗人的……”这是张家港农商银行“反诈金融卫士”深入田间地头宣传反诈的场景。
面对高发的电信诈骗,2023年,张家港农商银行组建了全市金融系统首支千人“反诈金融卫士”队伍,携手公安民警、专职网格员、社区工作人员、义工等深入全市各居民小区、村庄、沿街商铺、工矿厂区全面开展“金融反诈伴你行,守护安全零距离”大走访活动,织密反诈宣传网,自觉扛起净化金融生态、构筑金融安全防护墙的重任。截至目前,该行纯公益反诈走访活动4909场次,线上宣传10256余次,反诈宣传活动触达38万户家庭,牢牢守护着百姓的“钱袋子”。
一直以来,张家港农商银行积极倡导金融向善、服务为民,打造老百姓身边的“贴心银行”。连续多年实施“一杯水公益”项目,每年夏季向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提供免费饮水和清凉礼包,“一杯水公益服务站”100%覆盖基层网点;与新市民服务中心广泛联动,构筑5大基础服务功能、1项线下阵地特色亮点、N个联盟站点的“5+1+N”模式,全方位打造“新市民之家”综合服务平台,为全市70万新市民安居乐业排忧解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解决桃农销路难题,张家港农商银行依托“大家商城·大家播”“大美江苏乡村行”等直播平台,连续5年开展公益助农,帮助桃农销售水蜜桃超5万箱,累计销售额达350万元,惠及桃农900人次。
无独有偶。利用现代化宣传手段为百姓提供公益服务的还有灌云农商银行发布的“和美灌云-农商同行”公益系列短视频。
灌云农商银行通过微信视频号,用温暖朴实的语言讲述大家身边的普通人为信念担当、为职责坚守的故事,通过公益宣传传递社会大爱,讴歌真善美,弘扬正能量。短视频播出后,引发积极反响,目前已发布4期,浏览播放量超过5万人次。
服务“一老一少”,也是江苏农商银行系统践行社会责任的一道亮丽风景。
紫金农商银行以135家网点为中心,组建“紫微星”志愿者服务团队,在老年人口较多的小区开展线下活动,提供包括理发、磨刀、维修家电、义诊等便民服务。
为帮助寒门学子圆大学梦,自2010年起东台农商银行已连续举办“圆梦助学”活动15年,累计帮扶优秀大学生301人,累计发放助学金超500万元,助力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学子扬帆远航。
上述的爱心善举只是江苏农商银行系统履行社会公益的“浪花一朵”。江苏省联社成立20多年来,切实履行行业管理职能,组织指导全省农商银行系统在坚守好主责主业,服务好支农支小的同时,切实把履行社会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通过组织领导、方向引导、工作指导、检查督导,推动全省农商银行系统在践行社会责任中担当作为,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树立社会形象,着力打造政府首肯、百姓首选的“责任银行”。先后荣获“‘春蕾圆梦工程’爱心捐助先进单位”“最具爱心慈善捐赠单位”“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单位”。
离大地最近、与百姓最亲、跟小微最紧的江苏农商银行系统,虽不是政策性银行,却是高度讲政治的银行,在履行“支农支小支微”、助力乡村振兴等社会责任中,肩负着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使命。
同时,在发展中不忘反哺社会,要公益,不要功利,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融入社区治理中,勇于担当并默默付出,用实际行动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弘扬着“以义取利”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该文发表于2024年12月23日《中华合作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