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媒体关注 / “穷山村”蝶变“全国文明村”
  • “穷山村”蝶变“全国文明村”

    更新时间:2025-01-23

    查看详情

寒潮过后,江苏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天空如洗、远山如黛,记者沭浴着金色的阳光慕名前来采访。

在白塔村委会议室,记者见到了全国人大代表、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他刚参加完无锡两会,就急匆匆赶回和一家企业洽谈合作事宜。记者见缝插针采访了他,了解到一个“穷山村”蝶变成“全国文明村”的“前世今生”。

30年前,白塔村还是一个“西渚元上,特殊情况,电话一响,不是要钱就是要粮”的穷山村。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白塔村的老百姓依然连电费都交不起,也因为长期拖欠电费,村里被乡用电站拉闸断电时间长达8个月,老百姓守着蜡烛煤油灯过日子。有时候连工资也发不起,村干部年年拿着白条回家向老婆交差。

“必须谋一条出路,让乡亲们有个盼头,过上好日子。”欧阳华告诉记者,当他接手白塔村时,他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斟酌,发现唯一出路就是利用好村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资源,盘活村民“一亩三分地”,走生态高效农业的道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白塔村有着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何用好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欧阳华动足了脑筋,总结出四大方向:做强高效农业、致富一方百姓,做美生态环境、留住小鸟静音,做活文化产业、讲好白塔故事,做精特色旅游、创新白塔未来,最终实现“高效农业品牌化、生态资源效益化、文化项目产业化、乡村旅游特色化”目标。

欧阳华夫妻俩第一年种植南天竹,收入7万余元,开心得一夜睡不着,之后多年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南天竹,目前已发展到3000多亩,亩产值达3万元,带动了两省两市2000多户、10000多人参与。小小南天竹成为白塔村村民致富的“金牌产业”,2020年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在守住耕地红线的同时,他带动全村多元化发展花卉苗木、时令鲜果、优质大米等八大高效农业,总面积超过5000亩,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在村口,77套白墙黑瓦的农房颇具水墨江南特色,与农家门前清亮的水面相映成趣,一派如诗如画的新农村景象。陪同记者采访的白塔村党总支副书记张建新介绍,为加大美丽乡村建设,白塔村重点做好“三块地”文章,通过特色乡村打造,坚持“留青山、保绿水、守净土”理念,通过加强规划设计,进一步盘活农村宅基地、建设用地、承包地这“三块地”,让其变成强村富民的“聚宝盆”。

具体来说,一是把农民的闲置宅基地置换。发展高端民居民宿,让老百姓以宅基地入股形式共同致富,村里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上述77套农房移建改造,给老百姓打造了一个生态宜居、资产增值、经营增收的美丽家园,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化的幸福生活。二是盘活低效能建设用地。因地制宜发展文旅产业,引进“千年铁花·江苏情”项目,吸引国企、民企等多方资源参与,有望增加村集体收入500万元,村民还能获得收益部分10%的分红。三是把农民承包地有效整合。征收整合零散耕地形成村集体万亩合作农场,发展高效农业,村民能够以土地形式入股,不仅能收到租金,还能获得就业机会,实现了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双丰收”。

“早上被小鸟叫醒,晚上看满天繁星,来到白塔就找回了30多年前走亲戚的感觉。”上海游客张大妈对白塔村的评价是安静、干净和心静。如何振兴乡村、留住乡土、跨越乡愁?面对这样的考题,欧阳华表示,白塔村用好村里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累计引进超过5亿元的民间资金参与白塔村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成功打造了一批“小而特、小而品、小而优”的高端民居民宿休闲区“牵稼园”。当地群众也在丰富的生态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中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欧阳华的影响下,致富理念悄悄地“种”在村民心中:“种庄稼”也要“种风景”,“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我们发展到今天,如果没有当地农商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支持,也不会取得这么大的成果。”欧阳华坦言,在当地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下,引进八大瓜果采摘,总面积达1000多亩,其中魏可红提和红美人柑橘分获江苏省金奖、国家级银奖,有效促进了农民“一亩三分地”增收增效。在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建起了多家精品民宿,有效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宜兴农商银行与白塔村合作,共同打造了“白塔村数字人民币示范街区”,在节假日期间开展了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数字人民币活动。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农户的贷款便利性,还推动了数字人民币在白塔村的普及和应用。

记者还获悉,白塔村因地制宜发展文旅产业,引进了“千年铁花•江苏情”大型文化演绎项目,项目通过融资吸引了多方资源参与,总投资3亿余元,剧场可容纳2000人同时观看表演。演出节目生动展示了宜兴的陶文化、茶文化,1600度的铁水从各个位置打出纵横交错的铁花,让每一位观众更有参与感、体验感和真实感,呈现出非常刺激的网红视觉体验。项目运营后,形成了“网红打卡”效应,打造了“夜游白塔”新模式,成为宜兴乡村旅游夜间项目的新选择,实现了〝把文化变故事,把故事变产业”。更难得的是,这个项目参与的演员全部由当地农民经培训后演出,“农民可以靠演出赚钱”。该项目建成后,村级新增收入150万元以上,村民可获得收益部分15%的红利分成,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强村富民。

宜兴农商银行西渚支行行长徐超向记者提供的一份材料显示,近年来,西渚支行累计投放了近20亿元支持白塔村发展。该村22个企业、130户农民得到信贷支持。农民利用信贷资金开起农家乐、精品民宿,走上富裕路。目前,白塔村有十多家中高端民宿,其中投资亿元左右的高端民宿有两家,目前已具备了1000多人吃住玩乐购的接待能力。

在当地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白塔村打造了白塔农业、白塔生态、白塔文化、白塔旅游四大产业和白塔味道等一系列产品,形成了五大园区、七大展馆、八大高效农业。2024年,全村3000余人,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6万元,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村级可支配收入达2000多万元,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国家级、省市级荣誉100多项。

采访快结束时,欧阳华拉着记者的手,信心满满地表示,在全面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白塔村将扛起新使命,以更高水平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奋力打造“有根有味、有品有戏、有富有美、有新更有魂”的美丽新白塔。

看着眼前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记者也相信,白塔村将会以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走出一条通向“诗和远方”的致富路,续写新的白塔故事。(该文发表于2025年1月23日《金融时报》)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