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媒体关注 / 支持小微企业的“镇江样本”
  • 支持小微企业的“镇江样本”

    更新时间:2013-11-11 作者: admin

    查看详情

(此文刊登于金融时报 2013119

江苏镇江的张志刚经营着一家名为“江苏蓝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高新技术企业,这家企业生产的正是时下人们愈发看重的环保产品,据张志刚介绍,自己的企业是一家从事开发与生产机动车尾气净化产品及其相关稀土新材料的环保科技型企业。随着社会各界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张志刚的生意也是越做越好。不过,他也有烦心事——企业融资难。

“找钱”

“找钱”对于张志刚来说,曾经是一道难以迈过的坎。“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我们最值钱的就是技术,但在过去却不能被银行视为有效抵押物”,张志刚告诉记者。

眼下,张志刚却不用再为“找钱”烦恼,因为技术已为他“换来”贷款。据记者了解,正是在江苏银行镇江分行的帮助下,张志刚的企业获得了300万元的专利权质押贷款。

镇江市银监分局局长周盛武告诉记者,“找钱难”其实就是“融资难”。在镇江,我们调研发现,与其他地方一样,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是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是,各家银行机构都在通过不同方式努力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以江苏银行为例。该分行小企业信贷服务中心总经理梁红告诉记者,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江苏银行镇江分行不断创新小微企业金融产品。除试点开办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外,该行还与保险公司合作,首创科技型企业信用履约保证保险贷款业务产品;与科技部门合作开办“苏科贷”业务;与市政府共同出资设立镇江市科技风险池基金贷款。

据记者了解,除江苏银行外,丹阳农商行也创新推出了应收帐款加信用保险的质押贷款业务,目前已投放贷款2700万元。

部分商业银行还通过“借外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谈及小微企业融资难,建行镇江分行副行长钟一平颇有感触,小微企业融资难往往难在无有效抵押物上。正是认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该行借助“外力”——利用政府对本地企业信息掌握全面和增信作用为小企业搭建批量化融资平台,引入助保金池、推行助保贷产品,为有发展潜力但轻资产、缺少担保的小企业提供发展助力。目前,该分行与当地政府成功签订了《“助保贷”业务合作协议》,预计可投放小企业贷款达10亿元。

“找来的钱贵吗?

如今已经顺利获得贷款的张志刚,被问的最多的问题除了“如何找来钱”,就是“找来的钱贵吗?”。对于后者,张志刚往往会很痛快地回答“不贵”。

当地银监分局提供的信息显示,银行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上浮率比年初平均下降10%,贷款利率基本上在9%以下,如丹阳农商行仅此项措施,就少收小微企业贷款利息约8000万元。

“不贵”也得到镇江市银监分局副局长贺平泉的证实。他告诉记者,很多小微企业,特别是需要还贷资金周转的小微企业可以享受到银行贷款“不贵”的待遇。对此,他解释说,在解决融资贵方面,为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镇江市政府推出了“小微企业还贷周转贷款”。

记者了解到,“小微企业还贷周转贷款”将由市政府主导筹集

资金两亿元,用于解决小微企业还贷时发生的临时性资金周转困难。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目前操作办法正由市政府审批,即将出台。预计运行后,一年可为800多家小微企业解决周转资金40多亿元,可为小微企业减少4000多万元的融资成本。

一些银行机构还在解决“贷款慢”上下工夫。丹阳农商行副行长仲向阳就介绍了他们的做法。为了实现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集中化的快速审批,丹阳农商行今年特别搭建起了“总行小微企业业务管理中心—小微企业专营支行—小微企业专门服务岗”的三级小微企业专营服务架构,形成了单列信贷规模、单独贷款审批、单独利率定价、单独客户营销的独立的小微企业专业服务体制,大大提高了小微企业贷款审批效率,原来5天才能审批完成的贷款,现在缩短到了3天以内,有不少经营状况良好、守信用的存量客户,当天申请,当天即可用款。

另外,丹阳农商行还在辖内设立首家专做贷款500万元以下客户的小微企业专营支行,通过“低门槛、短流程、高效率”的专业化服务,实现存量客户的续贷一天放款、新增优质客户当天授信当天放款。

在镇江,帮助小微企业的力量还有很多。镇江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小企业综合协调处处长邬庭薇介绍说,为了切实有效帮助小微企业缓解融资困难,作为全市小微企业的主管部门,市经信委面向小微企业开展“三专”特色服务——开设中小企业服务专柜,为全市中小企业提供除行政审批外的一切服务;开通中小企业服务专线,24小时不间断地为各类中小微企业提供人工服务和业务受理;开办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专网,受理中小微企业各类在线查询、项目申报等。

小微企业背后的监管推力

截至9月末,在镇江,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843.11亿元,比年初增加102.81亿元,增量占各项贷款增量的40.42%;增幅13.89%,高于各项贷款增长1.94个百分点;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35.39%,高于全省5.23个百分点……

这是一组会令小微企业主高兴的数字。而数字的背后则是当地金融监管部门的努力。

周盛武告诉记者,融不到资的是融资难,融到资的是融资贵和融资慢,这是普遍反映的社会热点问题。如何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长效推动机制,切实有效地缓解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成为镇江银监分局推出小微企业融资“阳光服务”工程的源动力。

据记者了解,所谓“阳光服务”就是按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长效化、常态化要求而构建的综合性服务工作机制,推动银行以主动开放的姿态,公开信贷政策、收费政策、融资产品和业务流程;公示业务办理时间、客户经理的行为规范服务承诺书,落实银行及客户经理与街道、社区、小微企业结对帮扶责任,让更多有市场、有销售而缺资金的小微企业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信贷支持。

周盛武介绍说,在镇江,各银行机构依托“阳光服务”平台,深入工业园、创业基地、社区、乡镇,开展多层次、多场次的服务“送政策、送产品、送服务”的结对帮扶活动,5833户小微企业与银行机构或客户经理结成帮扶对子,其中近50%的小微企业获得了42.82亿元贷款。(王峰 高平)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