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企业文化 / 艺林苑 / 散文:《薄凉粉》
  • 散文:《薄凉粉》

    更新时间:2018-04-13

    查看详情

最撩人乡思的,还当属故乡的小吃。扳着指头细数下来,不下几十个品种,什么黄粉、豆沫糊涂、煎饼、酥烧……但尤其令我难忘的是家乡的小吃——薄凉粉。

薄凉粉的主要原料是豌豆,加水泡一段时间后,再磨。以前是放进石磨,用人力磨;现在有专门的磨碎机。磨好以后,连同水,放进锅里熬,熬的时候要不断地搅动,防止沉淀。熬成糊状即可。薄凉粉的工序不是很复杂,复杂的是要细心,掌握好火候。 吃薄凉粉,一定要选择摊点,这一点很重要。这就如戴草帽,穿布鞋,这才相得益彰。“假干净”的人是无福消受的,倘若去星级的餐馆里也难寻到。一定要在露天近似大排档的地方,而且人群要密集。舀一勺薄凉粉,耳旁和着赣榆话,这样才正宗,品味之时,浓浓的乡情也就溢在其中了。

赣榆薄凉粉,正宗的,当属青口县城二道街那家子。二道街,过去是个繁华地界,貌似北京的长安街,南京的新街口。其热闹情形可以想象。每日清晨,天麻亮,薄凉粉就上市了。装粉的盆不是一般的面盆,要大上一倍还要挂零。这粉,说是粉,比一般的凉粉要薄,说是水,却比水稠。常言说“割”块粉吃吃,这里却用不上了,要用“舀”这个词。一个“舀”字,把薄凉粉形象地体现出来了。

光吃这粉,如果没有那调料,还体会不出真正美味。常常是有多少的粉相配多少调料,就是说一面盆粉,要一面盆调料!单瞧这调料的内容:有椒面,有韭花,有酱油,有醋,有鸡精。调拌在一起,真乃天下一绝。

这样的美味,适宜与煎饼油条搭配。舀到嘴里的辣,刚好被油条的香而冲淡,再加上煎饼,这样的一顿早餐,到中午断不会饿。所以,常吃薄凉粉的,常常会引发另一个爱好,喝茶。喝茶倒不是雅兴所至,却是用来消食的。

常常是那些去晚了的,看看空了的粉盆,一脸失望的神情,一脸的懊恼。而那些正在吃着的,脸上自有一份十足的惬意,呼拉呼拉一肚子,最后抹抹嘴,闪人。

偶尔出差,和同事唠起家乡美食,提及薄凉粉,就会满口生津。原以为是我自个嘴馋,没想大家都和我有同感。不禁想起一句老话:故乡总和美食连在一起,细咂咂,有些意思。

(赣榆农商银行 邵世新)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jsnx.net 苏ICP备09016726号-3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0887